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宋志平:提升可持續信息披露水平需要上市公司加強各類能力建設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也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上市公司質量直接影響著資本市場功能的發揮,也影響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4月25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下稱“中上協”)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宋志平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ESG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平行論壇上表示,對上市公司而言,編寫和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僅是對信息披露義務的履行,而且是從戰略到治理再到具體議題實踐的系統性工程。因此,提升可持續信息披露水平,需要上市公司加強各類能力建設,并提高整個市場的協同能力。
“中上協正在組織編寫上市公司ESG工作指南,為上市公司開展相關工作提供進一步參考。”宋志平表示,近年來,中國證監會一直在推動加強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近日,滬深北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在總結現行境內外披露制度和優秀實踐的基礎上,參考國家標準、行業規范,積極吸收國際有益經驗,構建符合中國國情、規范統一的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規則體系。境內可持續信披體系逐步建立的同時,國際可持續信息披露標準也在陸續制定發布。中上協也將ESG工作作為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抓手。
宋志平介紹說,從實踐來看,上市公司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正日益加深,開展ESG實踐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主動提高ESG管理能力、提升可持續發展工作實踐質效,涌現出許多兼具行業共性和企業個性的優秀實踐。中上協問卷結果顯示,超過45%的公司已設置定量或定性減碳目標,超過50%的公司在能源利用、廢棄物排放、水資源利用等細分領域開展行動,還有許多公司已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實踐。
宋志平關注到,上市公司正逐步加強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披露率持續改善。中上協統計數據顯示,最近5年,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披露率穩步上升,增長速度近兩年有所加快。2023年上半年,超過1700家公司發布了2022年度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率超過35%,較前一年上升2個百分點。大中市值公司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國資央企引領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的地位日益凸顯。
同時,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經驗不斷積累,規范性和專業度逐步提升。許多上市公司已連續多年發布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其中,近40%的上市公司至少連續5年發布報告。多家上市公司主動參考國內外權威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標準,開啟各板塊相關工作的總結與梳理,開展可持續發展管理提升計劃,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專業水平。
此外,上市公司多措并舉提升可持續發展信披質量,助力公司價值傳遞:一方面,上市公司積極與利益相關方溝通,主動披露利益相關方重點關注議題,積極建立可持續發展數據管理機制,提升量化披露水平,提升可持續發展信息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主動創新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形式,提升可持續發展信息透明度,關注ESG相關評級,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外部績效表現。
宋志平表示,中上協一直高度重視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相關工作,充分發揮“橋梁、陣地、平臺、窗口”作用,不斷強化自律管理能力建設,致力于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去年以來,中上協舉辦各類培訓研討,服務上市公司能力建設;開展調查研究和優秀案例征集,展現上市公司可持續領域發展成果;配合監管規則制定,反饋意見建議;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促進資源整合、凝聚智慧。下一步,中上協將持續發揮自律管理作用,更好服務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相關工作,引導上市公司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