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不賺錢:“1000套公寓月盈利20余萬”
我愛我家離職副總裁胡景暉炮轟長租公寓助推房租猛漲,SOHO潘石屹直言長租公寓的生意不賺錢、不要做,自如的租金分期項目被詬病濫用租客信用,杭州鼎輝家破產波及4000租客……圍繞長租公寓展開的一出出戲碼正逐漸拉開大幕。
接二連三收獲政策紅利后,近兩年市場逐步對長租公寓形成一種共識,即租賃已經接棒成為房地產市場化20年后的下一個轉型方向,同時也是資本眼中的新一輪“風口”。不過,在當前階段,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并不比市場嗅到的機會少。在套用傳統的模式無效的情況下,長租項目要采用何種融資模式、盈利模式,是整個市場下一步繞不開的話題。
從當前跑馬圈地的市場格局來看,長租市場主體主要包括開發商系、中介系、酒店系以及創業系等不同背景的運營方。財大氣粗的開發商運營者吐槽長租項目虧損已經成為常態,不過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市場了解,市場早已存在的一些從事租賃的小規模商戶甚至個體二房東運營的項目經營情況十分樂觀。
“長租市場專業化、機構化是大方向,但是此前都只是個體戶小打小鬧的運作。如今政策開始鼓勵了,但是圍繞這個市場需要的一整套的基礎設施還是一片空白。開發商們現在開始涉足,用他們原來那一套做新房開發的模式來做租賃,就好比馬路上開的大奔突然沖進泥巴路上,短期的不適應和虧損是必然的。”長租公寓綜合服務商水滴管家CEO、創始人馮玉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