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芯科技阮晨杰:專注為客戶安全“充電”
“南芯科技最大的特點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來構建產品矩陣。”南芯科技董事長阮晨杰認為,正是由于堅持這樣的理念,南芯科技才有了業界看到的“看得準、抓得住”,技術、產品領先等優勢
4月7日,南芯科技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自創立以來,南芯科技就專注于電源及電池充放電領域,持續思考如何為終端用戶創造更高價值。未來,公司將繼續錨定電池新應用,努力引領電源管理芯片發展。”日前,南芯科技“80后”掌門人阮晨杰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上市只是南芯科技發展歷程中的一個節點,公司將繼續按照既有的戰略規劃,行穩致遠。
以客戶為中心打造芯片矩陣
“80后”創業、主攻新風口電源管理芯片、多個產品在細分領域做到了市占率全球領先……提到南芯科技,業界都說這家公司看點頗多。
“南芯科技最大的特點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來構建產品矩陣。”提及南芯科技,阮晨杰認為,正是由于堅持這樣的理念,南芯科技才有了業界看到的“看得準、抓得住”,技術、產品領先等優勢。
南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2017年是公司發展的轉折之年。這一年,南芯科技發布第一款升降壓充電芯片,并發布了支持I2C控制接口的充電芯片和DC-DC(直流電轉換為直流電)芯片、支持大功率應用的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一種顯示屏技術)控制芯片;也是在這一年,公司的第一款降壓DC-DC芯片開始大量出貨。
“在電源電池充放電領域,南芯科技已經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全鏈路解決方案。”阮晨杰介紹,到2022年,公司的產品已經囊括了120W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高集成度GaN(氮化鎵)功率芯片系列產品、全集成15W Tx嵌入式芯片、支持50W的無線充電TRx嵌入式芯片,以及通過AEC-Q100認證的DC-DC芯片、無線模擬前端等。
領先的技術、優秀的產品,讓南芯科技的產品進入到多個下游領域,贏得眾多頭部大客戶。據了解,南芯科技的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電源適配器、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領域,儲能電源、電動工具等工業領域及車載領域。
阮晨杰介紹,公司的直接客戶包括增你強集團、國迅電子、環晟集團、榮耀、威健集團、亞美斯通、國迅電子、安宏電子等;終端品牌客戶包括榮耀、OPPO、小米等手機品牌,紫米、貝爾金、哈曼等其他消費電子品牌及多家汽車、工業品牌客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數據顯示,以2021年出貨量口徑計算,南芯科技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快速提升的市場份額,也給南芯科技帶來好業績。據披露,公司2019年至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07億元、1.78億元、9.84億元和13.0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85.34萬元、-797.5萬元、2.44億元和2.46億元。公司2019年至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2.59%,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作為細分領域的領軍者,南芯科技也備受資本關注。股東榜顯示,公司先后獲得順為資本、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基金、Intel、OPPO、紅杉資本、光速中國、元和璞華等各路產業資本青睞。
專注深挖“充放電”價值鏈
2022年下半年起,消費電子需求進入疲軟態勢,致使上游芯片產業增長放緩。但南芯科技所在的電源芯片領域,則依然保持欣欣向榮之勢。
“作為新增應用,電源電池充放電需求,尤其是高功率芯片產品,依然處于高增長曲線上,幾乎沒有庫存。”阮晨杰表示,作為創新的公司,南芯科技在產品研發和布局上相對激進,產品性能持續提升為公司帶來遠超行業增長的業績增速;另外,在消費復蘇、國際大廠在充放電芯片細分領域缺位等因素下,公司有望繼續迎來產品“量價齊升”的好光景。
談及消費電子需求復蘇,阮晨杰認為,當前消費電子需求還談不上復蘇,但需求已經進入企穩階段,接下來就是回暖、逐步上行。需要強調的是,接下來,在消費需求復蘇態勢下,工業和汽車領域需求可能會面臨芯片國際大廠沖擊及本身庫存周期的影響,致使上游芯片整體行業增速放緩;但充放電芯片作為新增需求,不存在原有產品迭代問題,受到沖擊相對較小。
在工業和汽車領域,南芯科技正在加大產品研發、加快下游市場推廣。據悉,公司的DC-DC類產品已在工業領域穩定出貨;無線/有線充電類產品也已通過車規認證并實現出貨,導入汽車前裝市場。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客戶包括沃爾沃、現代等品牌;在工業領域,公司產品已進入TTI等品牌。
招股書顯示,南芯科技本次IPO擬募集資金用于高性能充電管理和電池管理芯片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高集成度AC-DC芯片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汽車電子芯片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測試中心建設項目等。
對于汽車電子芯片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阮晨杰介紹,該項目以高耐壓大功率的車規級BMS芯片、車規級DC-DC、車載充電芯片為設計目標,有助于公司把握電源管理及BMS芯片在汽車領域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這一市場機遇,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記者注意到,在研發費用上,公司2022年投入1.86億元,同比2021年的9359萬元增長99.06%,凸顯出公司的前瞻布局和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