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證券徐海洋:發揮定價功能 券商研究瞄準服務內部業務
盡管證券業的賣方研究業務目前盈利能力尚弱,但各家券商還是紛紛建立研究所,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希望通過研究所的研究支持券商各項業務條線,帶來協同價值。華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徐海洋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賣方研究遭遇各種困境的情況下,回歸公司業務體系,加大對內部業務的支持是券商研究所的正確發展方向。
徐海洋認為,研究的實質是定價,包括產品定價、風險定價、資金定價等。研究所在券商業務體系中定位可以看作中臺部門,隨著資本市場朝著機構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研究所通過研究可以更好地串聯前后臺部門,發揮定價功能,協同支持各項業務發展,實現券商整體效益的最大化。但服務公司內部業務發展,也面臨著難題,如研究的價值如何準確衡量,利益的分配和考核激勵機制如何建立。
回歸券商業務體系
研究所在證券公司體系中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起到什么作用?在徐海洋看來,可以用一個關鍵詞描述,“定價”。研究的實質是定價,包括三個維度,產品的定價,例如股權、金融資產等;風險定價;資金定價。券商的角色就是資本中介,是實現資金融入、融出方直接對接的機構。券商的傳統業務及創新業務等的核心就是定價。例如,隨著股票期權、量化交易等新產品、新業務的出現,券商業務復雜程度、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就對定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研究所的價值也就越來越凸顯。
徐海洋表示,研究所在券商業務體系中的定位,可以用足球隊來做比喻,研究所的定位不是球隊的“前鋒”,較難進球,但可以看做是中場,串聯前場和后場,支持前鋒“進球”,提升球隊整體實力。隨著資本市場朝著機構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前臺業務部門要高質量完成業務,需要相關的支持,這也是研究的價值所在。如何更好地結合公司前后臺部門,對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是非常有價值的。
“從內部服務的角度看,研究所定位于中臺部門,不直接對接經紀業務客戶,這需要投顧對接,但研究所可以作為投顧的支持部門。其他業務也是類似。”徐海洋指出。
徐海洋表示,如果研究所定價功能比較強且與公司業務有較好的結合,那么券商整體業務發展就會很好。不過實踐中,券商研究所與業務部門結合涉及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公司內部部門間的利益分配和考核激勵。
總體上,徐海洋認為,回歸研究所在券商業務體系中的定位,賣方業務不應該是券商研究所核心業務,與券商內部其它業務協同相比,其作用是相對較弱的。過去十年是我國資管機構蓬勃發展階段,賣方業務也成為券商研究所能夠合理兌現價值的主要途徑。但資管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后,短期內可能很難獲得大幅提升,而賣方研究供給過多,帶來不少研究所靠“研究換傭金”模式很難生存,市場呈現存量博弈格局。如果券商內部業務協同和考核激勵機制做的好,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研究工作也會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服務公司戰略
就華安證券研究所的探索來看,徐海洋認為,定價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合理規劃流程,構建體系,設定人員是管理核心點。對研究員而言,定價能力培養不能埋頭去做,也要多了解市場,與實踐相結合。
研究員考核方面,徐海洋表示,研究所會設定一個基礎工作量,不同級別的研究員設定不同工作量任務要求。等級越高的研究員越更加側重考核研究質量、投資選股能力、內部部門的服務反饋等。級別低的研究員,在考核基礎工作量上的權重會更高。
加強考核的同時,華安證券研究所也在探索業務協同機制。“研究所與協同部門建立‘利益分享,風險共擔’的合作形式,探討業務協同的可行方式。”徐海洋表示。
徐海洋稱,2019年,華安證券研究所將致力于從三個方面進行重點布局。首先,對內服務業務協同方面,華安證券正著力推進以投行業務為核心,以大資管和股權投資為兩翼的“補短行動”,這方面,研究所積極響應公司戰略,對上述業務進行重點支持,同時兼顧其他部門需求。
其次,考慮進一步增加研究人員配置。研究所目前采取了產業鏈方式配置研究員,在研究所重點關注的領域適當性重配。研究員研究重點可以是產業鏈某一點,但對上下游也要有關注。
最后,在既有投入較多,與安徽省產業發展相關的行業例如半導體、IC(集成電路)等重點配置研究員。總體看,目前研究重點關注消費、醫藥、TMT、裝備制造等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產業發展趨勢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