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袁維靜:加強行業文化建設迎來關鍵一招
東吳證券黨委委員、副總裁袁維靜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既是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上講話精神的具體落實,也是加強證券行業文化建設的關鍵一招。
袁維靜指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金融從業人員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則能力越強,風險越高,破壞力越大。金融行業選人用人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要筑牢珍惜職業聲譽、恪守職業道德的思想防線。道德風險一旦發生,輕則導致公司受到監管處罰、聲譽受損或資產流失,重則擾亂市場秩序或社會秩序,威脅國家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因此,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迫在眉睫,教育引導從業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方能正本清源,清除亂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也是立足證券行業特性的必然要求。”袁維靜告訴記者,一方面,證券市場本質上是一個信用市場,沒有信用這個最根本的基礎,證券市場就沒有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證券行業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從業者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行業法治建設的重要補充。”袁維靜認為,打造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需要法治與德治的有機結合。近年來,國家證券法律法規修改完善的進度很快,前段時間修訂頒布的新證券法強化了投資者保護,提高了證券違法違規成本,起到震懾警示作用,讓行為人“不敢為”。但僅靠規范、監管或他律是不夠的,市場快速變化與發展,法律法規的制訂和實施也必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道德約束的范圍較寬,可以補充法律的不足,是法治的重要補充。
袁維靜表示,證券行業是與資本打交道的行業,充滿利益誘惑,必須要加強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讓行為人“不想為”。此次制定的《準則》填補了證券行業多年來的空白,是建設“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推進證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袁維靜強調,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既是證券公司的責任,也是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體現。作為一家國有上市證券公司,東吳證券一向堅持“待人忠、辦事誠、共享共贏”的核心價值觀,重視文化底蘊和職業操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