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證券總裁劉元瑞:激發投融資兩端活力 增強市場信心
券商該如何發揮在活躍資本市場方面的作用?長江證券總裁劉元瑞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券商作為連接資本市場各參與方的樞紐,須不斷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持續提升投研能力,用專業風險定價能力持續提升市場資源配置、價格發現等功能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激發投融資兩端活力,增強市場信心。
投資端:持續塑造風險定價能力
8月24日,中國證監會召開機構投資者座談會,對投資端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劉元瑞認為,各類中長期資金對資本市場有著深刻長遠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力度引導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可以為資本市場引入增量資金,激發市場活力,深化長期投資理念,推進市場穩健發展。同時,中長期資金廣泛深入參與資本市場,有良好的回報預期,可以實現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共生發展。
公募和私募基金作為資本市場投資端重要的參與者,承擔著市場價值發現、資源配置以及滿足居民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需求的重要使命。劉元瑞認為,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共同推動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除了為基金行業提供全方位的基礎服務,證券公司要充分發揮投研方面的專業優勢,持續提升研究能力,擴大研究領域的廣度和深度,輸出更高質量研究成果,助推基金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滿足居民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的需求。
從券商角色出發,劉元瑞認為,要以研究為基點,持續塑造風險定價能力。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良好的風險定價能力能有效統籌一二級市場的平衡,合理的風險定價能在滿足企業融資端需求的同時,在投資端為投資者帶來確定性更高的回報收益;在服務居民財富增長方面,通過優質投研支撐,做強買方投顧能力,滿足客戶保值增值的需求;在資產管理領域,通過全覆蓋、智能化的深度研究,幫助機構客戶做強產品能力,進而向財富管理端輸出,實現投資端的良性循環。
融資端:提升“看門人”服務水平
8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融資端的制度機制完善,關鍵在于統籌好一二級市場平衡,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同時為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多的包容性。
證監會提出,要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吸引力,更好回報投資者。劉元瑞說,作為中介機構,要更加側重遴選擁有核心技術、市場空間大、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檔增效。這需要保薦機構能夠做深行業研究,從行業視角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切實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通過專業風險定價能力合理評估企業價值,實現投融資兩端的正向循環。
劉元瑞認為,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需要持續塑造與中介機構相匹配的高質量服務水平。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要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初心,切實高水平履行其市場職責,持續陪伴企業成長,不斷挖掘企業價值。保薦機構不僅要對企業本身有足夠認知,更要充分了解企業所處行業發展狀況,把握行業各環節核心競爭力,站在更高的行業視角作出判斷,為企業發展護航。同時,投行業務要不斷前移和下沉,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同投資端的長期投資理念一樣,投行業務更早接觸企業、了解企業,并在長期的陪伴過程中可以更準確識別企業發展風險,挖掘企業的價值點,幫助客戶不斷提升信息披露質量,這對于防范風險和提升企業治理水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交易端:持續加強投資者保護和教育
降費讓利、降低交易成本是交易端改革的重要方面。“近期監管層和有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針對交易端的利好政策,提高居民端參與資本市場意愿,讓投資者在交易端以更低的成本擁有更多交易選擇,促進市場的交投意愿。”劉元瑞說。
同時,證監會近期作出的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的要求,夯實了相關責任主體對于企業經營發展和治理運行的義務和責任,進一步增強了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對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推動市場穩健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劉元瑞認為,要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投資者教育是一項長期且重要的工作。隨著居民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的意愿不斷增強,中小投資者數量持續增加。但是,中小投資者金融風險識別水平差異較大。除了依靠市場法制規則的保護,金融機構須不斷加強投資者教育,切實提升投資者綜合金融素養和風險識別能力,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樹立注重長期價值的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