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三季報曝光在即 萬聯證券首“秀”亮眼
券商三季報披露大幕即將拉開。
在多家上市券商披露業績之前,非上市券商萬聯證券率先曬出成績單。數據顯示,該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2.13億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105%。
從預披露日程表來看,上市券商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將集中于本周披露。其中,西部證券和財達證券擬于10月25日率先披露,其他券商隨后陸續披露。頭部券商中,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擬于10月27日披露,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等則擬于10月31日披露。
三季報業績首家秀
近日,廣州金控旗下的萬聯證券召開了2023年三季度經營分析會,這也使其成為首家曝出前三季度業績的券商。
萬聯證券透露,該公司前三季度主要經營指標大幅提升。2023年1~9月,該公司累計實現營收12.13億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105%。
對于上述業績表現,萬聯證券解釋,四大業務條線貫徹“做強財富、做優自營、做大資管、做精投行”的工作方針,財富、自營業務發揮了壓艙石、穩定器作用。其中,財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獲客數量創歷史新高;自營業務實現收入5.15億元,同比增長868%。
萬聯證券還表示,該公司制定了“力爭2023年完成不低于60億的增資擴股、2024年重啟IPO、2025年實現上市”三步走的工作目標。目前,萬聯證券各項指標基本符合上市條件,正積極對接國資部門,并接觸省內外有良好業務協同效應及綜合資源支持的戰略投資者。
早在2019年6月,萬聯證券就首次向證監會報送IPO材料;2020年4月,該公司收到證監會的反饋意見;2022年3月,萬聯證券主動撤回了A股發行申請。
萬聯證券能實現凈利潤翻倍增長,與其業績基數有一定關系,不過自營業務同比大幅增長仍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這也是大多數券商此前業績增長的共性因素。
在萬聯證券披露三季報之前,有2家券商還發布了1月至8月的經營數據,兩家券商的凈利潤均實現了同比較快增長。經初步核算,中泰證券1月至8月實現營業收入85.43億元,同比增長27.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70億元,同比增長87.22%。財通證券1月至8月實現合并口徑營業收入45.27億元,同比增長48.66%;歸母凈利潤13.91億元,同比增長53.47%。
整體業績仍有望增長
券商研究機構普遍認為,在自營業務大幅增長之下,今年前三季度證券行業整體業績仍然有望增長。
浙商證券預計,2023年第三季度上市券商凈利潤同比增長13%,環比下滑10%,前三季度凈利潤則同比增長13%。其中,資管、投資業務條線第三季度有望實現正增長,經紀、投行、利息凈收入或將同比下滑,主要受交投活躍度下滑、IPO階段性收緊影響。
國泰君安非銀團隊預計,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業績整體呈增長態勢,歸母凈利潤同比上升9.03%,三季度單季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1.54%。從上市券商2023年前三季度各項業務收入對營收增量的貢獻度看,預計投資業務對調整后營業收入上升的貢獻度最大,為202.96%。
自營業務還扛大旗?
在行業環境方面,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至9月,整體市場的成交量、投行業務以及資管等業務,相比于去年均有所下滑,但自營投資等業務有所增長,或助力券商業績得以改善。
Wind數據顯示,今年1~9月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金額890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1~9月累計IPO融資規模3238億元,同比下降34%;再融資發行36家,募集資金370億元,環比下降62%;1~9月再融資規模6595億元,同比下降16%。1~9月成立資管產品合計332只,累計發行份額127億份,較去年同期下降26%。
以上市券商2023年半年度業績為例,據Wind統計,43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合計營業收入2691.8億元,同比增長7.64%;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819.22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經紀、投行、資管、利息凈收入、自營業務及其他業務同比分別為-9.95%、-8.67%、2.82%、-15.35%、76.89%、-7.01%,可見自營業務大幅增長是券商業績改善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