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納沙:強化使命擔當 踐行金融報國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的“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等內容持續引發證券業學習和熱議。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國信證券在第一時間傳達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做出工作部署。”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國信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納沙說。
張納沙告訴記者,作為國有控股大型上市證券公司,國信證券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強化使命擔當,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提升專業性,并通過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同時不斷夯實合規風控基礎,走穩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偉業。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公司高質量發展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全面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同時指出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作為國有控股大型上市證券公司的掌舵人,張納沙深感全面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證!拔覈趶慕鹑诖髧蚪鹑趶妵~進,只有加強黨的領導,才能確保金融改革發展始終堅持正確前進方向,才能強化全局觀念、系統思維、前瞻意識,主動消除風險隱患,及時防控金融風險,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對于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張納沙認為,這既是資本市場更好發揮樞紐功能的需要,也是證券公司轉型發展、維持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一流投資銀行除了一流的業務能力,也需要一流的風險管理能力,高質量黨建和公司治理效能是一流投資銀行行穩致遠的保障!
當被問及國信證券是如何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時,張納沙分享了國信證券以下三方面舉措:
一是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張納沙表示,國信證券通過落實黨建入章程,明確了黨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總裁辦公會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肩挑”,確保公司重大問題科學決策和高效執行有機統一。
二是持續優化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體系。張納沙表示,國信證券嚴格落實證券行業監管、上市公司監管及國資監管相關要求,形成以公司章程為基礎的公司治理制度體系并根據監管動態適時修訂,確保公司依法合規運作。
三是充分發揮各治理主體職能作用。據張納沙介紹,國信證券主要股東為公司業務發展提供豐富的潛在資源支持;董事會專業高效決策,充分發揮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作用;監事會監督有力有效,實現黨內監督和公司治理監督相結合;經理層經營發展責任落實到位,全面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定長效激勵約束辦法,不斷激發公司發展動力和活力。
面對金融強國的新目標,張納沙表示,國信證券將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效能,并依靠健全的公司治理架構、完備的公司治理制度、科學的公司治理機制,推動公司不斷做優做強,履行好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職責。
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對此張納沙認為,資本市場不僅在財富管理、資源配置、風險緩釋、政策傳導、預期管理等方面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功能,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白C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有責任有能力通過服務國家戰略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在采訪中,張納沙從五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國信證券主動擁抱全面注冊制改革,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布局,實現公司發展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的具體舉措:
一是響應創新發展。國信證券投行業務在新能源、高端制造、TMT、醫療健康等科技創新行業優勢明顯;子公司國信弘盛、國信資本累計投資額約60億元,發掘、培育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助力發行創新創業或科技創新債券33只,實際承銷規模約148億元。
二是貫徹協調發展。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川渝、魯豫”等國家重點產業區域,國信證券各業務條線協同聯動,統籌推進,打造公司的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在全國117個城市和地區,國信證券共設有58家分公司、180家營業部,充當服務當地居民財富管理和企業投融資需求的前哨站。
三是落實綠色發展。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國信證券完成綠色金融股權融資項目19個、募集資金共計約236億元,成功發行綠色債券38只、發行規模約800億元,助力深圳能源發行國內能源行業首只公募REITs產品“鵬華深圳能源REIT”、中航租賃發行全國首單央企融資租賃公司綠色明珠債。
四是服務開放發展。國信證券通過整合公司資源,服務歐美、新加坡等海外客戶,QFII/RQFII客戶家數排名行業前列。連續3年服務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五是踐行共享發展。國信證券經紀業務客戶總數約1700萬戶,助力廣大投資者通過資本市場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十四五”以來,公司開展投教活動5473場,覆蓋人次1.76億。2023年,國信證券還在黑龍江、河北、遼寧、廣東等省份開展23個“保險+期貨”項目,探索創新金融工具支持鄉村振興。
打鐵還需自身硬。取得上述一系列成績的背后,是國信證券持續強化“內功”修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張納沙在接受采訪中告訴記者,國信證券以金融賦能和科技賦能為抓手,不斷提升包括投行執業能力、研究服務能力、投資交易能力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面對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的新要求,國信證券也將搶抓機遇,通過“投行、投資、投研”聯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爭當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風控護航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還指出,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同時強調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在張納沙看來,守住風險底線是金融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保障。
“金融風險具有普遍性、擴散性、隱蔽性、突發性、危害性等特點,‘早’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關鍵!睆埣{沙告訴記者,金融機構作為經營管理風險的專業機構,必須持續強化合規意識和風控能力,提高前瞻性和主動性,才能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持久戰。
據張納沙介紹,國信證券高度重視合規風控體系建設,通過以下系列舉措,保障公司穩健經營;公司未來也將進一步提高認識,夯實合規風控基礎,落實落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主體責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一是夯實合規風控陣線。國信證券構建了自上而下的合規風控管理架構和切實有效的合規風控管理運行機制,并成立聯合監督委員會,打通紀檢、合規、風控、審計、財務、人力、法務等多條監督鏈條,開展“三年全覆蓋”全面監督檢查,完成對公司所有部門的政治、業務“雙體檢”,及時排查問題漏洞,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全面提升監督效能。
二是明確風險防控主線。國信證券建立了全過程合規把關機制,合規部門深度參與前期重點業務論證,協助完善業務開展過程中相關管控機制和工作流程;秉承穩健審慎的風險偏好,推動創新業務風險評審和穩健開展,利用金融科技賦能風險管理工作,保障各類業務平穩運行,主要風險控制指標持續達標并保持在合理水平。
三是筑牢廉潔從業思想防線。國信證券深化廉潔從業治理,出臺公司全面加強廉潔從業治理體系建設方案,在監管部門指導下,合作共建深圳資本市場廉潔教育基地,加強廉潔文化宣傳教育。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張納沙表示,國信證券將堅持黨建引領,強化使命擔當,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提升專業性,通過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不斷夯實合規風控基礎,走穩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偉業。(本專欄由中國證券報與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