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范力:“紅色引擎”筑基 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東吳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范力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作為國有上市金融企業,東吳證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范力告訴記者,東吳證券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職責使命,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積極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治理效能,深入貫徹“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理念,認真履行“為實體經濟增添活力,為美好生活創造價值”的公司使命,對資本市場高質量、多層次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以“紅色引擎”筑牢“紅色基石”
記者了解到,東吳證券始終把握政治建企,以“紅色引擎”筑牢“紅色基石”,確保公司發展行穩致遠。
如何以“紅色引擎”筑牢“紅色基石”?
范力表示,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建引領至關重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續推進黨建與公司治理、經營發展和企業文化“三個融合”總體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范力強調,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東吳證券一方面持續健全公司重大事項決策機制,細化重大事項黨委前置研究清單;另一方面定期召開黨委會議研究、部署、推進各項工作,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公司經營管理中得到貫徹落實。
加強思想建設,強化宣傳教育也十分必要。范力稱,東吳證券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常態化開展“優秀行動支部”“黨員示范崗”等黨建活動,原創發布《東吳故事》151篇,在職工中樹立先進典型,營造爭先創優良好氛圍。
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據范力介紹,東吳證券用黨的組織固本強基,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不僅先后兩次優化黨組織架構,還按照“一行動一清單”原則推進公司“行動支部”建設,在重大項目和任務攻堅中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范力還強調,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例如,東吳證券制定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實施辦法,通過“三張清單”落實黨員干部“一崗雙責”;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每年專題研究并召開黨風廉政建設會議等。
以“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
范力告訴記者,東吳證券始終堅守初心使命,以“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踐行金融國企責任擔當。
首先,東吳證券圍繞主責主業,聚力服務實體經濟。“東吳證券確立了‘堅持根據地、融入長三角、服務中小微’的戰略導向,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綜合能力,打造精品化券商。”范力稱,近5年來,東吳證券圍繞直接融資業務,完成IPO項目47單、合計融資規模434.70億元;債券承銷規模突破4900億元,公司債和企業債承銷規模和單數連續5年在江蘇省內第一。
其次,主動融入國家戰略,錨定重點領域靶向發力。據范力介紹,東吳證券聚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北、上、深等國內關鍵市場加速發力。同時,抓住“一帶一路”倡議下全球開放合作機遇,東吳證券完善子公司東吳香港、東吳新加坡的跨境服務體系建設,打造蘇港合作金融紐帶。
最后,堅持金融為民理念,切實服務居民理財。東吳證券自主研發、迭代東吳秀財APP一站式財富管理平臺,打造更便捷、有溫度、人性化的金融服務終端。據范力介紹,截至2023年6月底,東吳證券線上、線下客戶總數超245萬戶,客戶資產累計超6600億元,融資融券余額超186億元。
以“篤行實干”推動產業升級
東吳證券始終聚焦改革創新,以“篤行實干”推動產業升級、賦能高質量發展。
在著眼改革轉型,助力地方發展方面,據范力介紹,東吳證券積極服務上市企業做大規模,主導完成東方盛虹的重組上市,成功保薦邁為股份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并完成兩次再融資;積極開展紓困工作,設立蘇州上市公司引導基金,幫助經營困難的民營公司量身定制紓困方案,獲屬地政府和民營企業家高度認可;創新金融工具、服務中小微企業,成功發行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債券、首批創新創業可轉換債券等。
東吳證券著眼科技創新,驅動服務變革。記者了解到,2020年,東吳證券上線國內證券行業首個全內存、全業務集中交易系統A5,突破原有技術瓶頸,實現全面自主可控,該系統已覆蓋東吳證券200多萬零售及機構客戶;2023年,東吳證券上線投顧產品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創造全國證券領域數字人民幣應用首例。“發揮券商優勢服務科創企業上市,帶動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為創新技術成果找到最佳轉化地和應用地。”范力表示,東吳證券保薦承銷的科創板首批申報企業江蘇北人于2019年12月上市;服務澤璟制藥成為首家以第五套標準上市的科創板企業,創下未盈利企業上市先河;2020年8月保薦科創板首家江蘇國資企業龍騰光電上市。
在著眼能力提升,夯實發展基礎方面,東吳證券提升以防范化解風險為目標的合規風控能力,持續推進“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合規風控體系建設,打造200人規模的合規風控專業人才隊伍。同時,東吳證券完善財務預算編制體系,不斷提升公司彈性財務預算的適應性、科學性。
以“自覺擔當”創造社會價值
“東吳證券始終履行社會責任,以‘自覺擔當’創造社會價值、踐行新發展理念。”范力說。
記者獲悉,東吳證券厚植公益底色,弘揚志愿向善力量。例如,東吳證券率先成立江蘇省內證券機構首家慈善基金會,扎實開展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改善民生等公益慈善工作。成立30年來,東吳證券累計對外捐款捐物已近1.6億元。
東吳證券持續開展結對幫扶,助力共同富裕目標。范力介紹稱,東吳證券完成與貴州省銅仁市等5個地區結對幫扶,實施教育、產業、金融三大幫扶舉措。自2022年起,東吳證券新增結對幫扶西藏自治區林周縣等5個脫貧地區,進一步拓展結對幫扶的廣度和深度,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此外,東吳證券深耕企業文化,實現與企業發展、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范力表示,深入貫徹“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理念,圍繞“一個目標、兩輪驅動、三項融合、四大保障、五級榮譽”建立了東吳證券“12345”文化建設工作體系,連續5次獲評“江蘇省文明單位”。
“作為蘇州市屬國有金融企業,東吳證券將更加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團結帶領公司上下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地方發展,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中搶抓發展機遇,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公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努力開創東吳證券高質量發展新境界。”范力說。(本專欄由中國證券報與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