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李超團隊:未來仍有充足政策空間 政策方向比斜率更加重要
中證網訊(記者 馬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浙商證券宏觀研究李超團隊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大統籌為2025年經濟工作定調,政策上需要統籌考慮經濟和非經濟政策,不應拘泥政策總量,著眼提高總體政策效能;發展上堅持經濟結構轉型,優化供需結構助力“物價合理回升”。李超團隊認為,“物價合理回升”是核心亮點,預計未來仍有充足政策空間,助力目標逐步實現,政策方向比斜率更加重要。大類資產方面,繼續看好股票市場,風格偏向科技成長小盤主題;債券方面,預計短期利率向下可能較快,2025年通過強預期弱現實獲取收益。
從貨幣政策方面來看,李超團隊認為,適度寬松下蘊藏“四層”新意。 其一,適度寬松,總量和結構組合出拳。本次會議提出“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貨幣政策延續了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適度寬松”的政策基調,預計近期降準概率大。2025年將把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作為貨幣政策重要考量,在此背景下,預計當下至2025年底超150BP降準、超30BP降息,此外預計結構性政策將持續發力,重點支持“五篇大文章”,即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其二,物價合理回升,價格總水平目標值得關注。會議明確“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該提法與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一致,當前物價持續低位運行,強調與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匹配(實際GDP+平減指數目標),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價格水平是貨幣政策的重要調控目標。排位上將社融放置首位凸顯社融的重要性,李超團隊認為,相較于M2,央行認為可更多關注涵蓋直接融資的社會融資規模,可以更好體現金融支持的總體力度,社融已成為我國金融宏觀調控的重要監測中介目標。
其三,匯率穩定,主要指CFETS匯率而非對美元匯率。會議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意在人民幣相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而不是單一地關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近期CFETS指數有所升值,主要反映了人民幣在全球貨幣競爭中的相對穩定性,盡管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但相對于其他非美元貨幣,人民幣仍然保持了較強的競爭力。
其四,金融穩定,穩樓市、防中小銀行風險是核心。會議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該表述是較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新增內容。關于明年重點任務,會議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李超團隊認為,寬松的政策基調下,金融穩定仍是2025年央行重要貨幣政策目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是底線。
對于樓市,2024年央行推出了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并設立了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旨在緩解房企流動性壓力,李超團隊認為,2025年在“穩樓市”的目標指引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仍將繼續支持地產領域,促進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于中小金融機構,近期由于凈息差收窄,地方中小銀行的盈利空間受到壓縮,資本充足率持續承壓,2025年降息空間進一步打開,或對地方中小銀行經營造成更大壓力。為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手段上,李超團隊認為關鍵在推動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兼并重組、穩妥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