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證券葉凡:2025年國內經濟回穩向上趨勢將延續
中證網訊(記者 吳玉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西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葉凡表示,2025年國內經濟在政策加力之下,回穩向上趨勢仍將延續。從結構上看,基建和制造業投資預計仍是明年國內投資的主要支撐項,房地產投資降幅將逐步收窄;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望強于外需,國內居民消費在政策加力下有望持續回升。
對于財政、貨幣政策導向,葉凡預計,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將在1.5萬億-2萬億元左右,持續支持“兩重”領域。明年上半年或是政府債發行高峰,屆時或有降準操作進行對沖,預計全年降準100bp左右,降息方面將相機抉擇,25bp-40bp的降息空間或分步推進。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列為明年重要任務的第一位。葉凡表示,明年“兩新”政策額度有望進一步提升,且覆蓋領域有望在今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比如旅游等服務消費,以及養老和育兒消費等;投資方面,“提高投資效益”意味著不搞“撒胡椒面”式的投資,明年的投資重點或在三方面,一是“兩重”領域,主要由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二是城市更新改造,智慧城市或為其中重要建設方向,物聯網、車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快;三是物流基礎設施,去年“降低物流成本”提在經濟體制改革板塊,而此次在“擴內需”部分提出,意味著相關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快,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相結合的物流新模式或將快速發展。
會議提及,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葉凡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將在推動我國產業升級、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未來產業”是以前沿技術驅動、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的產業,將引領新質生產力、推動重大科技創新產業化,標志性產品有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機、新型顯示、腦機接口等,明年相關領域有望獲得更多支持性產業政策。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還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當前有部分新興行業出現“內卷式”惡性競爭,不僅影響相關行業的孕育和發展,更不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對于標志性改革,葉凡認為,未來央國企并購重組進程有望加快,加強資源整合、聚焦主責主業并提高核心競爭力,尤其將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防、糧食、能源安全等關鍵領域集中。另外,民營經濟促進法也有望在明年出臺。
對于區域戰略,葉凡預計,未來我國區域間產業協作有望進一步增強,西部地區有序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不僅包括傳統制造業,如重化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還包括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