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至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17家上市公司擬發行可轉債,擬發債規模達到2646.4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共有14家公司擬發行可轉債,擬發行規模1274.77億元。這些情況表明,今年下半年可轉債發行在提速。
18家公司近期發布預案
根據萬得資訊的數據,近2個月,滬深兩市共有18家公司發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擬發可轉債規模為998.29億元。從今年下半年以來的情況看,共有117家公司的可轉債處于發行的進程中,包括9家公司的可轉債方案獲得證監會批準,20家公司的可轉債發行方案獲得發審委通過,70家公司的可轉債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另外就是上述18家公司發布了可轉債預案。這117家公司擬發可轉債合計規模達到2646.4億元。
從今年上半年看,共有14家公司的可轉債處于發行過程中,其中,有1家公司的發行方案獲得發審委通過,12家公司的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還有1家公司發布發行預案。這14家公司擬發可轉債規模合計為1274.77億元。
另外,從已發行可轉債情況看,今年上半年共有5家公司完成發行,規模為326.51億元;而今年下半年至目前共有4家完成發行,發行規模為88.91億元。
對比上半年的數據可以發現,今年下半年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無論家數或是發行規模都有明顯提速。
從具體公司的發債規模看,有的公司發行規模巨大。如浦發銀行擬發行500億元的可轉債,平安銀行擬發行可轉債260億元,中國交建擬發200億元,中國鐵建擬發100億元。也有的公司發行規模較小,如平冶信息擬發行1.2億元,橫河模具擬發行1.4億元。從其公告看,都是根據各公司的實際資金需求情況提出發行數量。
募資多用于項目投資
從發行可轉債所募資金的用途看,金融機構多用于補充資本金。如浦發銀行的方案顯示,其本次發行的可轉債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支持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平安銀行也表示,在可轉債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寧波銀行等也是如此。
有的公司則將所募資金部分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如中航電子擬發可轉債募資24億元,其中18.16億元用于11個投資項目,而5.84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但絕大多數公司發可轉債所募資金是用于投資具體實業項目。如中國鐵建本次可轉債擬募資10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投入三個項目即成都市地鐵6號線一、二期工程項目,G0511線德陽至都江堰高速公路項目,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德陽至簡陽段項目。中國交建擬募資的20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投入廣西貴港至隆安高速公路項目、新疆G575線巴里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武漢至深圳高速公路嘉魚北段建設項目等8個項目。
而一些發行規模較小的公司也是根據項目情況募資,如景旺電子本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9.7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江西景旺精密電路有限公司高密度、多層、柔性及金屬基電路板產業化項目(二期)。萬達信息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資于新一代智慧城市一體化平臺及應用系統建設項目和雅安智慧公共安全系統PPP項目。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定增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可轉債這類低息且具備轉股權的融資工具成為定增融資的“替代品”。從今年以來可轉債預案數量大幅增加可以看出,可轉債市場迎來了火熱。對上市公司而言,通過發行可轉債同樣可以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有利于其抓住市場機會進行投資,推進其未來業務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