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IPO申報進程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438家,其中,未過會411家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04家,中止審查企業7家。同時,今年以來已有22家企業終止IPO上市進程。其中,僅2月前半月就有10家擬上市企業打起了退堂鼓。
2017年全年,終止審查的企業數量為149家,僅12月份有45家終止審查,其中35家終止審查時間發生在后半月。
2月27日,華南一家上市券商投行部負責人稱,在監管層嚴把IPO入門關的情況下,對于擬申報企業而言,需要謹慎考慮是否符合IPO條件,除盈利能力外,尤其關注規范性問題,不能“帶病申報”,更不能有IPO如果被否還可以考慮重組上市的想法。
“對于擬IPO企業而言,資產證券化只能在直接申報IPO及重組上市中做單選題,不能再做多選題。”該負責人稱。“監管部門對IPO從嚴審核思路及邏輯不但沒有發生變化,而且在不斷的完善,逐步貫穿IPO審核在申報前、在會期間、上會后的從嚴審核思路。”
企業知難而退
證監會統計數據表明,今年2月退出IPO申報進程的10家擬上市企業分別包括奇致激光、綠岸網絡、鄂中生態、潔特生物、太平洋股份、博匯股份、邁瑞醫療、凱雪冷鏈、駿豐頻譜、優創科技等。
從行業分布來看,奇致激光、邁瑞醫療、駿豐頻譜等3家申報企業分屬專用設備制造業;余下7家企業分列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7個細分行業。
2月27日,對于公司為何終止IPO申報的具體原因,綠岸網絡證券事務代表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系公司調整上市計劃的關系,進一步細節不便透露。”
此前,綠岸網絡于去年6月遞交了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并于2017年7月3日收到了受理通知書。11月9日,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等到12月20日,公司收到了中國證監會《關于上海綠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文件落實有關情況的告知函》。此后,公司IPO申請進程便宣告擱淺。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中期,綠岸網絡報告期凈利潤已超過3000萬元。“公司業績并不是影響因素,而且,公司也嚴格按照網絡游戲類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進行了詳細的信息披露。”對此,前述證代如是說。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綠岸網絡IPO申報知難而退背后,側面也印證了監管層對于游戲公司上市的從嚴態度并沒有一絲放松。
除了綠岸網絡以外,包括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樂元素科技(北京)、廣東趣炫網絡、四三九九、蘇州蝸牛數字科技、上海波克城市、廣州多益網絡、浙江無端科技、北京檸檬微趣等近十家游戲公司仍在IPO排隊路途中。
“由于互聯網游戲類公司沒有產品實體,采購和銷售都難以核查,只能通過運營系統核查信息的準確真實性,重點是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的銜接,應建立完整的數據庫,從業務到財務應有清晰的信息鏈條,確保數據可靠性。”證監會發行部有關人士在培訓會上曾表示。
同樣,根據已披露反饋意見可以看出,證監會對游戲公司信息核查和披露范圍從財務數據擴大到運營數據層面,深入到用戶年齡、地域分布、IP 地址等底層數據。在游戲公司IPO 信息披露準則不明確、運營數據核查困難的情況下,信息披露能否被監管層所認可仍是游戲公司通過IPO審核的最大難點。
另有券商投行人士認為,游戲屬于非實體商品,難以核查各項數據的準確度,使得監管層對于游戲上市公司保持更為謹慎的態度。
嚴防“帶病申報”
對此,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在其最新的點評報告中表示,證監會封堵 IPO 被否后三年內借殼途徑,嚴把上市質量關初衷不改。此舉旨在嚴格把好 A 股多個上市入口質量關,嚴防變相“帶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