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方園林發債事件引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市場強烈反響。在強監管與融資難雙重影響下,PPP將如何發展?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多方采訪了解到,東方園林發債事件無礙PPP市場整體發展,本輪PPP項目清庫達到“正本清源”效果。目前,PPP政策已進一步夯實,PPP項目入庫將減速提質,融資有望逐漸回暖并呈明顯分化態勢。隨著政策面積極向好,PPP發展正從量變逐漸走向質變。下半年,PPP市場有望逐漸回暖,市場對PPP板塊上市公司的預期也在改善。
無礙發展
5月21日,PPP“明星概念股”東方園林遭遇“史上最慘發債案”。公司公告顯示,公司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規模不超過10億元(含10億元),分兩個品種。其中,品種一最終發行規模0.50億元,票面利率7.00%;品種二無實際發行規模。受此事件影響,東方園林股價在5月21-24日的4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近20%,市值縮水約百億元。公司自5月25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
一石激起千層浪。東方園林“發債門”事件引起市場對PPP的擔憂。從近期PPP成交額來看,據明數數據顯示,5月PPP成交額為1446.3億元,同比下降48.9%;成交項目數量179個,同比下降20%。從上市公司看,5月21-28日,PPP板塊連續7天收陰。
“公司發債期間正值PPP清庫接近尾聲,債券市場比較謹慎。”東方園林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民營企業發債都不太理想。但是,生態環保行業發展空間廣闊,本次發債不會影響公司正常業務開展,公司已對后續融資做好妥善安排。
“我們對PPP市場發展是有信心的。”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公司PPP項目融資落地已有近10單,貸款合同金額50億元左右,能夠保障PPP項目正常實施。公司已中標PPP項目一直保持規范運作,沒有出現被清理出庫的情況。公司將持續關注政策變化,及時調整市場布局應對行業政策變化,堅決保障在手訂單質量和水平。
財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韓斌在調研東方園林時曾表示,財政部始終堅持規范發展PPP和深化改革,肯定東方園林突出PPP運營管理和專注生態環保等工作,希望東方園林提供更多PPP良好實踐和公共服務。
“我們中心曾與財政部PPP中心一同前往東方園林調研。從調研情況看,東方園林基本面沒有變化,管理層對后續發展充滿信心。”北京大學PPP研究中心副主任鄧冰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此次東方園林發債遇冷情況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不能由此推斷PPP市場今年難有起色。鄧冰說,在北大PPP研究中心調研中,發現很多評級2A+的民營企業有很好的持續盈利能力。
“應把東方園林事件理解為‘技術故障’。”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專家金永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市場變化過程中,中介機構應對市場做充分調研,與投資者進行充分溝通。實際上,從去年《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出來后,市場各方都應能感受到市場變化。目前PPP市場本身已從“狂熱”恢復到一個比較平靜的狀態,東方園林發債事件的影響主要是在資本市場,對PPP市場影響非常有限。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李楊表示,東方園林此次發債遇冷主要原因是,2018年緊信用,特別是在近期上市民企違約頻發影響下,投資者風險偏好大幅下降;市場恐慌情緒傳染,出現“民企一刀切”現象;市場對東方園林財務和發展前景存在一些模糊認識。東方園林所處的生態環保行業,未來3-5年還將保持較快增長。作為行業龍頭,公司市場占有率還在提升,在手訂單充沛,有理由相信公司業績還將保持較快增長。
“PPP必然是發展方向。”李楊認為,當前PPP政策進一步夯實,核心是“堵偏門、開正門”。這一輪嚴查的是增加地方政府隱形負債的違規舉債,而合規PPP是被認可的投融資方式,無需置疑其未來的正常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