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原股份:新興產業將成公司新業績增長點
天原股份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30倍,主要在于公司產品市場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同時“一體兩翼”新興產業產能效益逐步釋放。天原股份副總裁、董秘何波表示:“隨著后期規模的不斷擴大,新興產業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鈦白粉多次提價
今年以來,龍佰集團、中核鈦白、惠云鈦業等鈦白粉生產企業多次上調產品價格。其中,亞洲最大的鈦白粉企業龍佰集團已發布9次涉及鈦白粉的提價公告。天原股份也多次上調了鈦白粉產品價格。近日天原股份再次發布漲價函,自10月13日起不同牌號氯化法鈦白粉國內銷售價格上調1000元/噸,國際市場價格上調150美元/噸。
從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看,鈦白粉漲價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市場需求情況較好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天原股份了解到,國內氯化法鈦白粉需求較大,而天原股份氯化法鈦白粉以國內市場銷售為主,占總產量的65%,出口占35%。
前三季度,天原股份氯化法鈦白粉一期年產5萬噸項目運行情況良好,質量與國際知名企業接近。而年產5萬噸氯化法鈦白粉擴建工程(二期)已完成建設,目前正在進行調試。隨著二期項目的投入運行,天原股份將具備年產10萬噸氯化法鈦白粉產能,項目單位投資成本將逐步降低,從而實現規模化效益,進一步提高氯化法鈦白粉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同時,天原股份加快氯化法鈦白粉原料國產化進程,通過國產原料與進口原料結合使用的配比調試,逐步提高國內原料的比例,保障品質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何波表示:“下屬子公司屏山天原鈦業公司(原天金公司)正在分批建成年產7.5萬噸高鈦渣生產裝置,為公司氯化法鈦白粉擴產能提供原料支撐。”
調整鋰電產業規劃
三季報顯示,天原股份1-9月實現營業收入126.06億元,同比下降20.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9億元,同比增長3090.52%。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天原股份表示,公司“一體兩翼”新興產業產能效益逐步釋放。何波表示,隨著后期規模的不斷擴大,新興產業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天原股份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是以氯堿化工為基礎,在現有氯堿產業循環的基礎上進行產業鏈的拓展和價值延伸,進入新材料和新能源鋰電池材料產業。
公司重要參股公司宜賓鋰寶擁有年產2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產能,目前裝置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主要銷售客戶為寧德時代以及其他國內主流電池生產企業。何波表示:“宜賓鋰寶擴建的1萬噸產能目前已經安裝完成,進入調試階段。”
今年3月,天原股份、寧德時代以及宜賓鋰寶共同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寧德時代在市場公允價格同等條件下,約定未來十年(2021年-2030年)優先采購宜賓鋰寶生產的正極材料產品不少于20萬噸,且2021年不少于1.5萬噸,2022年不少于2.5萬噸。目前,宜賓鋰寶對寧德時代的供應量在不斷提升。
按照天原股份的發展規劃,鋰電產業未來將形成年產10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的產能。隨著寧德時代在宜賓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一期項目的逐步投產及在宜賓投資的不斷加大,對三元正極材料的需求不斷提升。對此,公司調整了發展規劃,三元正極材料的中期規劃產能為15萬噸/年。
目前,宜賓鋰寶正在積極進行增資擴股的準備工作,籌集資金進一步擴大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的裝置規模,并為后續爭取獨立上市創造條件。天原股份直接或間接持有宜賓鋰寶的股權約32%。
黃磷滿負荷生產
“雙控”政策對天原股份的原材料供應產生了一定影響。今年9月,云南省發改委下發《云南省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相關要求,天原股份在云南的電石基地水富金明已階段性停產,大關天達、天力煤化分別按一條生產線安排生產。這將導致公司電石產量減少約2.5萬噸/月。電石是公司氯堿化工生產的重要原材料。
為保證氯堿裝置穩定運行,天原股份加大了電石外購量。何波表示:“公司有暢通的外購渠道,并與重慶電石廠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確保公司所需。”同時,公司主動進行生產調整,加大其他耗氯產品如水合肼、三氯乙烯、氯化法鈦白粉等產量。
同時,云南限電和雙控政策使得黃磷價格大幅上漲。天原股份在馬邊地區的子公司黃磷生產一直處于滿負荷狀態。
黃磷和磷酸都是制作磷酸鐵鋰電池的重要原料。云南等地區磷化工產業鏈需求旺盛,上游磷礦石資源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
另外,天原股份在控制能耗方面具有優勢。公司是國家首批綠色制造體系綠色工廠示范企業、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公司主導產品燒堿和聚氯乙烯能耗水平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公司多年被評為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公司首創電石渣生產水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氯化法鈦白粉和氯堿形成氯鈦循環經濟,氯化廢渣經處理用于生產水泥,副產的氯化鈉經凈化后重新用于燒堿生產,實現氯鈦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