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宏觀政策提升經濟確定性 把握“3+1”投資大趨勢
中證網訊(記者 余世鵬 見習記者 張韻)8月29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在由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2022基金業發展論壇”上表示,相關宏觀政策的出臺則提升了經濟運行的確定性,在這一趨勢下,市場投資應把握“3+1”大趨勢。
劉尚希指出,宏觀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對沖相關風險,近期出臺的政策涵蓋了財政、貨幣、投資、民生等各個方面。他舉例說,2022年5月31日國務院出臺《關于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出六個方面33項措施,其中有多項直接涉及到財政等方面。這些政策具有相當大的力度和廣度,前后疊加、相繼發揮出穩定經濟基本面、穩定經濟預期等各方面作用。
基于此分析,劉尚希認為,在當前宏觀經濟背景下,未來投資機會蘊含在“3+1”趨勢中,分別為數字文明發展帶來的數字化趨勢、生態文明發展帶來的低碳綠化趨勢、城市文明發展帶來的城市化趨勢,這“三化”趨勢帶來的化學反應,有助于對沖風險折現率、資本成本折現率上升帶來的估值下行。與“三化”趨勢關聯的藍海資產,長期看都將是升值的。此外,疊加金融化大趨勢,“3+1”趨勢將成為大趨勢。
劉尚希進一步說,與“三化”趨勢相對應的藍海資產,分布于三大市場中,分別是數字化市場——涵蓋數據市場、SaaS市場以及中小微企業和中小金融機構數字化需求提升等相關方面;綠化市場——涵蓋碳市場、綠色數據、綠色賬戶、綠色資產等方面;城市化市場——涉及到與城市群、都市圈、人口流動相關聯的新基建、智能城市、智慧物流等相關領域。
另外,針對金融深化趨勢,劉尚希表示,市場分工協作內生的風險需要各種金融工具來防范化解。銀行、基金、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都是為財富增值提供專業風險管理服務的主體。隨著金融深化的逐步拓展,“金融是現代經濟核心”這一理念會越來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