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監管改革 筑牢風險防火墻
當前我國金融體系穩健運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金融風險由發散轉為收斂。按照“細排雷、慢撒氣”的工作思路,重點領域風險處置取得了積極進展。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監管部門將繼續推動監管改革,補齊監管短板,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筑牢風險防火墻。面對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黑天鵝”“灰犀牛”,各方面有預期、有準備、有應對,有能力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首先,中小銀行風險應對和防控能力不斷提升。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超過99.2%的中小銀行流動性比例高于監管要求,中小銀行流動性水平充足。2020年,中小銀行改革將繼續深化,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監管部門將加大對中小銀行的政策支持,加強市場監測,不斷提高風險防控水平,促進中小銀行健康可持續發展。
其次,影子銀行風險得到有序化解。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透露,過去三年中影子銀行治理取得很大成效,目前其規模已減少16萬億元。可以預期,監管部門將繼續把握好防風險和促發展的關系,加強監管協調。此外,將合理把握執行力度和節奏,確保資管新規穩妥有序實施。
再次,網貸借貸風險大幅下降。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248家,較年初下降76%,機構數量、借貸余額及參與人數連續18個月下降。預計2020年監管部門將繼續深入推進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工作,健全監管長效機制,違規機構和業務將加速清退,行業規模和參與人數將有序下降,行業風險將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有效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原則,保證了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促進房價合理回歸。2020年監管部門勢必繼續加強房地產貸款方面的監測,嚴格控制投機性房地產貸款,保證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強金融監管協調上,金融委辦公室日前宣布建立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此舉將更好防范金融風險,增強金融監管合力。
綜合來看,當前在從嚴監管的態勢下,金融體系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顯著增強,主動合規意識有所提高。今年嚴監管仍是常態,監管部門將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筑牢風險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