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出手糾偏 券商合規人員薪酬須“合規”
近日,證監會官網披露,對華林證券采取“限制業務活動”的監管措施,事由主要是合規管理問題。至此,近期因同類問題被證監會采取監管措施的券商已增至7家,其中不乏行業排名靠前的大型券商。細究其合規管理“缺環”,合規人員薪酬偏低是一個普遍問題,上述7家券商中,就有5家被監管指出“部分合規人員薪酬低于公司同級別平均水平”。那么,“合規人員薪酬偏低”究竟是有多低?監管的關注和提示又會起到怎樣的效果?
以合規總監為例,華南某中型券商去年即因合規人員薪酬偏低等問題被監管關注。在這家公司的2018年年報中,可以發現其入職4個月的合規總監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36萬元。按年薪折算,在包括公司董事長在內的10名管理層核心人員中,這位合規總監的收入排名第7。而在監管部門關注后,該券商又通過績效薪酬“糾偏”,這位合規總監的績效薪酬為66萬元,收入排名在核心管理層中升至第5。
再看近期被證監會“點名”的華南某大型券商,對比公司的2017年、2018年年報,合規總監2017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達323.31萬元,但2018年的稅前報酬總額下滑至168.04萬元,在包括董事長在內的12名管理層主要成員中,排位第7。
將上述案例與2017年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對比,合規總監的收入排名(整改前)并未達到“辦法”所規定的要求:(具有)合規負責人工作稱職的,其年度薪酬收入總額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年度薪酬收入總額中的排名不得低于中位數。
那普通合規崗位的員工薪酬水平如何呢?查詢招聘信息網站,目前券商合規人員的每月薪酬主要分布在6000元至15000元不等。券商人士表示,實際操作中,根據崗位、學歷不同,人員薪酬也有所不同,而大券商和中小券商之間也有收入差距。
但對比券業從業人員的平均水平,上述收入并不算高。據2018年年報數據粗略統計,當年大部分上市券商的員工人均年薪集中在30萬元至50萬元之間。其中,大型券商如華泰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員工的人均薪酬超過了50萬元。華安證券、方正證券、國元證券等中小券商的人均薪酬也達到20萬元以上。
對此,有券商合規部門人士認為,近期監管層從多方面對券商的合規管理加強監督,體現出保持依法從嚴監管態勢的決心。合規是券商健康發展的“安全閥”,只有具備相應的合規風控能力,券商才能開展相應的業務,提升券商合規人員的薪酬水平成為當務之急。
隨著監管對合規的日益重視,合規人員也漸漸成了“香餑餑”。從校招和社會招聘的信息來看,券商釋放了不少合規崗位。此外,野村東方、摩根大通等外資控股券商已相繼獲準開業,也加入了“搶人”大戰。
在這種形勢下,合規人員的薪酬待遇也似有“水漲船高”之勢,尤其是對一些有兩三年工作經驗的從業者、監管離職人士,部分券商已舍得開出較高“價碼”。不過,某券商合規總監直言,整體薪酬雖會比前幾年有一定的漲幅,但也不會增加太多,主要是有券商意圖控制經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