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以政策組合拳穩定市場預期
多位專家日前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熱點問題研討會上建議,出臺一攬子政策,促進保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同時,針對海外疫情的不確定性,采取措施防范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風險。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為了穩定預期,出臺一攬子政策具有必要性。”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把前期相機決策的政策整體化、規劃化,有利于大啟動、大對沖、大復蘇的目標。
劉元春認為,未來政策需要在以下方面著力:一是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業主進行紓困;二是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低收入群體進行補貼;三是可以考慮大規模擴大消費和政府采購,推動市場循環快速啟動;四是加快啟動以新基建、都市圈建設為先導的投資規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一攬子政策措施還要抓住疫情倒逼帶來的改革機會窗口,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不失時機推動改革。比如近期發布的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文件,就可以把一攬子政策和改革更好結合起來。下一步,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也要和改革、擴大開放有機結合。
增加資金供給
多位專家認為,一攬子政策的出臺需要多方面資金支持。
王一鳴認為,提高赤字率基本已成共識。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在疫情過后也放寬了對成員國赤字率不超過3%的限制,所以我國也不要被3%所束縛。專項債規模可以再擴大,不過除了擴大規模外,更重要的是擴大專項債用作資本金的比例。
特別國債方面,王一鳴表示,商業銀行現在面臨信貸需求不足的問題,商業銀行發國債可以和存款準備金的調整結合起來。
防范金融風險
王一鳴表示,要關注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并防范資產負債表方面的金融風險。
“當前背景下,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風險防范方面。”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李迅雷認為,目前疫情仍具不確定性,未來對金融機構的沖擊、對金融體系的沖擊可能會更大。我國要針對資本市場做一些后手準備。
李迅雷認為,當前政策要求不過度使用貨幣政策,堅持“房住不炒”,在這兩個前提下,要防止房價大起大落,注意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