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證監局推動“保險+期貨”項目取得更大實效
中證網訊(記者 宋維東)日前,大連證監局副局長張良帶隊赴大連普蘭店、莊河等縣區就生豬養殖類價格險、大豆收入險兩個專項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調研走訪。調研團隊就項目運作模式與預期實現效果、項目實際困難與建議等分別舉行座談會,與相關參與方深入交流。
近年來,大連證監局高度重視發揮期貨市場功能,結合轄區農產品資源稟賦優良、與期貨市場關聯度較高等特點,積極推進低收入地區運用“保險+期貨”等金融工具助力農戶穩收增益。目前,“保險+期貨”項目在大連莊河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區取得階段性成果,對培育和提高地方政府、農民對期貨市場及“保險+期貨”等金融工具的認識,推動轄區期貨經營機構深入廣大農村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等產生了積極的示范效應,得到大連市政府高度肯定。
項目實施過程中,大連證監局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加大宣傳引導工作力度,使農戶正確認識期貨市場,樹立種養殖信心。同時,積極發揮期貨業協會“傳導”職能,引導轄區期貨經營機構廣泛開展“保險+期貨”培訓宣傳活動,營造服務農業良好氛圍。
大連證監局通過多次走訪調研、交流座談和調查研究,深入了解“保險+期貨”項目開展情況,積極協調相關各方,向地方政府、金融部門建言獻策,全力推進“保險+期貨”項目平穩落地實施,推動落實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努力形成金融服務“三農”長效合作機制。
在大連證監局持續引導下,大連轄區期貨經營機構積極參與“保險+期貨”項目。2021年以來,轄區共有12家機構牽頭或參與在大連開展的“保險+期貨”項目。其中,立項21個、結項15個,覆蓋品種5個、縣域5個、合作社10個,惠及農戶5.89萬戶,承保現貨量10.6萬噸,投保存欄量11.11萬頭,保單金額合計6.43億元,期貨端賠付362.24萬元,服務“三農”效果顯著,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張良表示,“保險+期貨”模式利用市場化手段,在保障農民基本收入的同時,利用期貨市場對農產品價格風險進行管理和轉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繼續推廣。轄區機構要充分利用大商所的項目支持政策,積極推動“保險+期貨”項目在大連落地并不斷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以“保險+期貨”模式增強農產品生產經營效果,以專業優勢助力農戶穩收增益,持續提升服務的深度、廣度、精度和溫度,為大連農業高質量發展保“價”護航。大連證監局將進一步強化與各方的溝通協調,積極推進“保險+期貨”項目落地實施,加大轄區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不斷拓展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為服務大連優勢產業發展及鄉村振興強基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