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深改打開新局面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發布施行,標志著注冊制推廣到全市場和各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注冊制從試點推向全市場,開啟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新局面,為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打開更廣闊的空間。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需以全面注冊制為牽引,統籌推進一攬子關鍵制度創新,暢通資本市場“雙向循環”。
提升發行效率
經過4年試點,從設立科創板起步,到存量擴圍,再到全市場推行,注冊制改革按照“三步走”路線圖穩步推進,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注冊制改革之路。
“四年磨一劍”,全市場推行注冊制水到渠成。“整體來看,注冊制試點成效明顯,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各板塊市場運行平穩,市場生態向好,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能力提升。”在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看來,資本市場參與主體對注冊制理念、制度、影響理解漸深,全面實行注冊制的條件已經成熟。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稱,注冊制僅保留了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必要的資格條件、合規條件,將核準制下的實質性門檻盡可能轉化為信息披露要求,監管部門不再對投資價值作判斷,縮短審核周期,提升發行效率,切中市場痛點。
牽住改革“牛鼻子”
全面注冊制改革的重點不在于試點注冊制的“轉正”,而是牽住改革的“牛鼻子”,助力中國特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全面注冊制將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星石投資預期,全面注冊制拓寬了直接融資通道,提高了直接融資效率,通過市場化判斷引導資金流向更具有增長潛力的新興產業,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新經濟”公司得到資金支持,新經濟產業發展將更加順暢。在睿億投資研究總監熊林看來,上市條件的放寬,比如允許未盈利企業、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上市等,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的特點和融資需求,對處于技術攻關階段的“硬科技”企業來說,融資渠道更為通暢。
多層次市場體系功能將更加健全。李求索表示,橫向對比各市場板塊,主板上市的“財務+市值”標準高于其他板塊,拉開了與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距離,有助于實現各市場板塊的“錯位發展、功能互補”,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上市融資需求。
退市執行將更加嚴格。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退市制度來看,退市標準將更加多元,常態化退市機制更加健全。全面注冊制落地后,上市公司的多元退出渠道更加暢通,退市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加快監管轉型
注冊制改革是一場涉及監管理念、監管體制、監管方式的深刻變革,監管體系如何更好適應注冊制改革的要求,對改革平穩落地至關重要。證監會人士指出,將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監管轉型,把工作重心轉變到統籌協調、規則制定、監督檢查、秩序管理、環境創造上來,切實提高監管能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此外,證監會將“刀刃向內”,用嚴的紀律為注冊制改革保駕護航。在審核注冊流程方面,建立分級把關、集體決策的內控機制。在業務監督方面,完善交易所權責清單,督促交易所提高審核質量。在廉政監督方面,堅持和完善對交易所的抵近式監督和對發行審核注冊的嵌入式監督。
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監管部門已確定2023年發展目標。“扎實細致做好制度規則制定修訂、在審企業平移、技術系統準備、監管轉型、廉潔風險防控等工作,集全系統之力推動這項關乎資本市場全局的重大改革平穩落地。”證監會2023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