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角逐“中報預期差” 緊抓業績主線
成交額顯著放大
昨日兩市高開高走,上證綜指大漲2.34%。券商、銀行、保險三大板塊聯袂上行,成為市場領漲主力。同時,軍工和有色金屬板塊也延續了此前的強勁態勢,其對應的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全天漲幅均在3%左右。此外,昨日的普漲行情還少不了科技板塊的助力,通信、電子板塊指數漲幅均在2%以上。
Wind數據顯示,A股昨日全天成交額從上周五的8496.18億元放大到1.15萬億元,是近5個交易日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北向資金的成交額也從938.58億元放大到1256.18億元,昨日全天凈流入57.13億元。
招商基金指出,A股放量上行,主要原因是隨著全球疫情形勢好轉,投資者對經濟恢復的信心在強化,場外資金持續流入助推股指節節攀升。招商基金預計,A股短期內將呈現震蕩上行態勢。部分前期漲幅較高的板塊仍有一定獲利回吐壓力,但考慮到國內流動性并未明顯收緊,金融、地產等權重股估值仍在低位,因此指數仍有上行空間。
“目前,A股市場已經步入了增量資金驅動的模式。接下來,解禁減持等因素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會逐步得以緩解,震蕩上行趨勢不改。”諾安基金指出,當前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貨幣政策有利于經濟恢復,結構性的流動性引導也更有利于資本市場。同時,新發基金的配置需求較旺盛,配置型外資繼續增配A股,居民資產持續增配權益,對A股后市走勢給予樂觀預判。
盈利增長是投資主線
華泰柏瑞投資研究部總監張慧指出,接下來的市場風格會傾向于均衡化,市場機會將圍繞公司業績展開。可沿兩個方向把握,一是經濟回升的順周期領域,二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景氣度上行,且2021年景氣度向好的產業領域。
融通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鄒曦也表示,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陸續披露,市場將從“虛擬世界”邁入“現實世界”,盈利增長數據和行業經營狀況將為A股市場提供清晰的投資主線。而在國泰基金主動權益投資事業三部負責人程洲看來,接下來的市場布局確實是圍繞中報來進行,但超額收益則主要是來自于中報的預期差。
具體地,程洲指出:“一季報上市公司普遍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二季報個股之間的業績分化會比較大。因此,中報行情布局,在個股方面會嚴格堅持基于盈利確定性和估值安全性的投資分析。”
在具體板塊上,南方穩健成長混合基金經理應帥分析稱,醫藥與科技板塊由于前期漲幅大、估值高,短期開始震蕩調整,而金融和周期板塊由于前期漲幅小、估值便宜,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應帥認為,金融和周期板塊的反彈屬于正常的估值修復,是屬于一個脈沖式的機會,但投資還是需要基于三年的維度去考察細分行業和上市公司業績,短期風格的變化并不會令其投資策略做太多調整。
低估值板塊有修復機會
在具體板塊布局方面,應帥認為,醫藥和消費是業績比較確定、未來增長可持續的兩個板塊。
應帥認為,長期來看,醫藥、消費和科技板塊,都是市場的主流方向。但運行過程有曲折和波動也是正常的。從短期來看,高估值板塊會有震蕩調整,而前期滯漲的低估值金融、地產、周期板塊,會有短期的脈沖式估值修復機會。張慧則表示,看好科技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光伏、光通信板塊;消費領域則看好高端白酒、調味品和免稅板塊;醫藥領域看好原料藥和疫苗板塊;順周期領域則看好消費建材、工程機械、家電板塊。
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劉輝表示,接下來會繼續以大農業、大科技和大醫藥為核心資產,并充分考慮低估值品種所蘊含的機會。總體上,下半年風格應該比上半年更均衡一些,組合構建時防御性也是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另外,程洲指出,當前5G、半導體行業仍處于景氣上行周期,短期調整不失為長期投資的較好布局機會。但階段性而言,周期板塊表現會占優,包括建材、挖掘機、重卡、化工等細分領域板塊,預計在雨季結束后,產品價格將開始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