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市場二部原副主任劉健鈞:積極探索主動退出渠道 股權創投機構需擺脫“IPO依賴癥”
楊皖玉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楊皖玉)12月20日,湖南大學教授、中國證監會市場二部原副主任劉健鈞在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2中國證券報股權投資發展論壇”上表示,目前,股權與創業投資的退出渠道多元化,但主渠道通暢化尚待時日。
他表示,投資退出渠道多元化體現在:第一,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已經逐步建立,就我國主要股票交易所數量和板塊數量看,已超過美國;第二,作為私下協議轉讓為重要退出渠道的二手基金份額轉讓在我國也已經起步;第三,通過被投資企業回購、清算等非主流渠道退出一直存在。但是,目前還面臨主渠道不夠通暢的問題。
他認為,原因主要有,首先,近期尚難以實現如國外那樣的“凡適格即可注冊”的注冊制,所以,IPO主渠道的程序可預期性一時還難以很快提高;其次,二手基金份額轉讓大發展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包括買賣雙方、中介方在內的市場參與者已得到長足發展,二是買賣雙方對交易機會已經具有很好的把握能力。
因此,他建議,廣大股權和創投基金管理機構需要擺脫“IPO依賴癥”,更不宜過多奢望于二手基金份額轉讓,而是要積極探索主動退出渠道,如廣泛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尋求實業公司等戰略投資者、并購基金等財務投資者以價值投資理念來受讓自己持有的存量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