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上市公司一季報業績 啞鈴型策略成公募二季度標配
近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二季度投資策略報告出爐。從投資策略的共同之處來看,大部分公募都將2024年上市公司一季報業績披露作為投資重要關注點,上市公司業績或將成為二季度投資的重要邏輯。在策略配置上,多家基金公司依然繼續沿用相對均衡的啞鈴型策略,即高股息疊加科技成長的配置。此外,出海產業鏈、資源行業、新質生產力等也成為受到較多關注的方向。
或回歸業績驅動邏輯
多位基金人士直言,二季度投資或將回歸至以行業企業業績為主導的基本面投資邏輯。
博時基金多元資產管理一部基金經理于文婷認為,二季度的市場將從一季度的博弈行情回歸至基本面行情。四月份財報季,通常會交易一季報業績預期,市場會有一定的波動。從板塊風格而言,四月份通常不利于中小成長板塊的表現,短期可以向價值偏配部分倉位。二季度下半場,如果經濟指標比預期強,可以偏向配置成長板塊。
鵬華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王海青認為,進入4月份一季報披露期,市場將回歸行業企業業績主導,主題相關炒作可能會讓位于基本面投資。看好有未來發展持續性、估值相對便宜的板塊與個股,包括電網、有色、機械、醫療以及部分人工智能(AI)龍頭,應盡量回避業績兌現度較差或景氣度下行的板塊。
招商基金認為,財報季應重視增長邏輯和業績增長變化,關注有色、船舶、汽車、醫藥、公共事業板塊。待一季報因素充分消化,若成長行情還會出現,可重點關注周期新材料、科技制造和應用板塊。創金合信基金認為,市場將迎來一季報的考驗,A股的波動或將加劇,配置上可繼續向自由現金流穩定的行業轉移。
整體行情方面,多家基金公司對二季度持相對樂觀態度。前海開源基金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崔宸龍認為,A股經歷兩年回調后,目前處于較低估的狀態。AI、低空經濟等諸多新熱點的出現,使得市場熱度明顯提升。A股年度級別的行情值得期待,中長期大概率震蕩上行。平安基金認為,二季度基本面預期修復為主,股市中樞有望同步上移。國投瑞銀基金認為,二季度股票市場上行超預期的概率偏大。
左手高股息右手高成長
自去年以來持續發酵的“左手高股息右手高成長”的啞鈴型配置方式,依然是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二季度主要投資策略。
招商基金認為,未來兩個季度股市的投資機遇多于風險,大概率仍是結構性行情。與過去的不同在于,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下,投資者難以形成較穩定的預期,新投資結構或在“價值中的價值”(高分紅、穩定現金流股票、固定收益)和“成長中的成長”(科技題材股)中輪動。
平安基金在談及A股投資策略時,重點提及高股息和科技成長兩個方向的配置。該機構認為,高股息品種防御配置仍有必要,近年來“資產荒”的特征愈發明顯,負債端壓力驅動資金增加高股息品種配置。目前高股息品種仍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科技成長或將主導結構性機會。科技周期視角下,全球半導體周期已重啟共振向上。
創金合信基金提出的投資策略同樣是高股息和科技成長的雙重搭配。不過,其對高股息資產更強調配置理念,對科技成長則側重交易層面,該機構還提示,需要注意科技成長賽道的擁擠情況。
前海開源基金FOF基金經理李赫表示,權益市場向來是偏好確定性方向,煤炭、銀行等高股息品種憑借穩定的業績和高額的分紅,依舊有較大吸引力。去年開始人工智能概念大熱,拉動國內科技公司股價,傳媒、通信等行業的海外映射方向也有一定配置價值。
出海產業鏈成為新寵
在上述啞鈴型配置的兩大領域外,出海產業鏈似乎成為二季度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共同關注的新目標,出口被認為可能是二季度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此外,近期頗受市場熱捧的有色金屬等資源品行業,以及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領域,也成為不少基金公司二季度投資的重要關注點。
在關注高股息和科技公司之外,李赫表示,出口產業鏈是其第三大重點關注方向。二季度經濟動能持續修復,尤其是出口鏈條大概率會超預期。相對于海外,我國新能源車、家電、軍工等行業有一定產業優勢。
國投瑞銀基金認為,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的改善下,中國出口高景氣在二季度或將延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家電、新能源、工程機械、重卡等出口領域延續高增長態勢。積極關注受益于外需改善和出海邏輯的優勢制造業。在全球制造業回升的背景下,外需改善提供了較為確定的增量邏輯。
招商基金表示,回顧3月制造業PMI數據,主要亮點在于需求大幅回升,其核心貢獻就是外需的超季節性回升。外需中,化工、汽車和紡織服裝領域回暖較多,可以關注下游庫存水平較低的消費制造業。4月相對看好設備制造以舊換新與出海共振板塊。
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二部副總經理金笑非表示,當下節點,市場情緒回暖,將積極關注出海邏輯順暢的汽車、家電、創新藥的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