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批基金披露2018年半年報 (08/23 06:51)8月23日,紅土創新定增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中航航行寶貨幣市場基金等基金率先披露2018年半年報。未來半年投資方向上,會精選估值相對增速明顯低估或者錯殺的質地優秀的成長類個股進行布局,外圍因素的走勢和中報業績是未來重點關注的因素。
- 基金交易分倉不減反增 中型券商異軍突起 (09/03 07:00)公募基金2018年中報已全部披露完畢,備受業內關注的基金交易分倉結果出爐。具體看,2018年長江證券實現公募基金分倉收入2.26億元,傭金席位占比5.53%,首次占據第一寶座。” 實際上,近年來影響券商在公募基金分倉傭金收入的因素出現明顯變化,除券商研究所的實力外,包括基金銷售、并購重組實力等都將影響分倉排名,分倉收入成為券商綜合實力的體現。
- 基金代銷巨頭榮光閃耀:半年招行賣4898億力壓工行,螞蟻營收暴增251% (09/01 13:24)據恒生電子(600570.SH)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螞蟻基金實現營收7.27億元,實現凈利潤4582.59萬元;而2017年上半年,螞蟻基金的營收僅為2.07億元,凈利潤更是虧損1204.14萬元;2016年上半年,螞蟻基金營收為1.05億元,凈利潤718萬元。
- 貨基債基成公募賺錢大“功臣” 上半年合計賺逾2000億元 (09/03 10:44)【貨基混基機構占比大幅下滑 公募基金機構占比跌至44%創三年新低】機構資金作為公募基金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對基金的投資運作有較大影響。2018中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中機構持有人份額總計達5.35萬億份,占比達到44%,創2015年中報以來的新低。
- 上半年盈利靠貨基債基 下半年投資宜“混搭” (09/03 08:55)2018年基金半年報已經披露完畢,共有68家公募實現盈利,55家公募出現虧損,整體合計盈利為215.4億元。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持續增長的貨幣基金盈利最多,659只貨基合計凈利潤為1625.17億元;債券型基金也取得不俗表現,1932只債基合計凈利潤為538.1億元。
- 公募基金機構占比跌至44% 創三年新低 (09/03 08:55)機構資金作為公募基金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對基金的投資運作有較大影響。” 同樣,在避險資金的涌入下,貨幣基金機構持有人份額也實現凈增長,但由于個人投資者持有增幅更高,機構的持有比例下降。
- 旱澇保收 55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凈賺114億 (09/03 08:56)上市公司半年報收官,多家上市公司持股的基金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曝光。而在7家發生虧損的基金公司中,江信基金、九泰基金、浙商基金、先鋒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半年虧損額均在1000萬元以上。
- 公募基金上半年管理費大增至309億元 混基和貨基是增長主動力 (09/03 08:58)從123家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情況也能看出,大型基金公司與其他基金公司之間的差距正越拉越大。上周,基金公司2018年半年報披露結束,公募基金市場上近5000只產品的投資收益情況、管理費收入、托管費收入及銷售服務費等費用情況也全部揭曉。
- 公募基金上半年業績靠“貨幣型”苦撐 (09/03 08:58)相比A股市場的震蕩,債券市場在今年上半年表現比較平穩,債券型基金依然為其持有人賺取穩定收益。貨幣型基金憑借著龐大的市場規模和穩健收益率,成為上半年基金行業賺錢最大利器。
- 半年報“曝光”績優基金新動向 成長股進入投資視野 (08/28 15:56)隨著基金半年報陸續披露,一批業內高度關注的績優基金的投資動向也浮出水面,越來越多的基金開始關注成長股的投資機會。在新興成長類行業中,創新藥和云計算這兩個板塊長期空間較大,短期半年報業績預告也不錯,會繼續跟蹤。
- 363只權益類基金倉位增至逾90% 不懼市場低迷191只基金滿倉 (08/28 15:17)A股市場主要指數保持震蕩,公募基金市場上的權益類基金卻不懼估值低迷,保持在高倉位運作。 另外,旗下數量較多的基金公司還有匯豐晉新基金和信達澳銀基金,這兩家基金公司的整體持股倉位分別為84.64%和81.49%。
- 五大主力基金鎖倉 看好A股后市表現 (08/28 15:17)截至8月26日,上述基金中有4只均取得了正回報,其中招商豐慶A基金總回報為34.4%,易方達瑞惠基金總回報為27%,南方消費活力總回報為20.6%,嘉實新機遇總回報為3.7%。” 南方消費活力基金經理史博表示,在市場大幅調整后,市場風格有一定變化,不確定性因素增加。
- 基金持倉全貌曝光 金融和消費受大公司青睞 (08/28 08:49)基金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其持倉全貌也得以展現。據WIND數據,華夏基金持倉最高的10只個股包括中國平安、貴州茅臺、招商銀行、美的集團、恒瑞醫藥、伊利股份、五糧液、興業銀行等。南方基金持有最多的10只個股則包括貴州茅臺、分眾傳媒、格力電器、伊利股份、美的集團、中國人壽、瀘州老窖、芒果超媒等。
- 28只業績翻倍股被QFII公募基金共同重倉 (08/28 08:46)從持股機構數量來看,剔除次新股后,有色金屬個股寶鈦股份獲5只QFII青睞,位居首位;其次是深圳機場,被4只QFII持有。根據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統計,QFII和公募基金共同持有的個股有171只,這些個股多數業績較好,171家上市公司中有133家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28股凈利潤翻倍。
- 多家基金盈利情況曝光 興全上半年凈利近乎翻倍 (08/28 16:00)【多家基金盈利情況曝光 興全上半年凈利近乎翻倍】昨日,南京證券、興業證券等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度報告,披露了富安達、興全、南方、萬家和鵬華等5家基金公司的財務數據。根據中國太保的半年度報告,其持有50.8%股權的國聯安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900萬元,同比下滑近兩成。
- 基金半年報出爐:加倉前三強皆銀行,金融股加持超三成 (08/28 11:19)導讀: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統計,截至8月27日,今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超過2位數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數量達到12家,其中銀行9家,保險3家。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統計,截至8月27日,今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超過2位數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數量達到12家,其中銀行9家,保險3家。
- 基金公司凈利潤率最高的不是天弘 而是鑫元基金 (08/27 16:04)值得注意的是,從凈利潤率(凈利潤/營業收入)來看,最高的并不是57億收入的天弘基金,而是銀行系的鑫元基金,半年收入2.56億,卻有1.34億凈利潤,凈利潤率超過52%。已披露的基金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半年報數據顯示,天弘基金、銀華基金等2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合計47.79億元,同比增長24.4%。
- 10家凈利過億3家虧損 基金公司經營分化加劇 (08/27 15:46)已披露的基金公司上市公司股東半年報數據顯示,天弘基金、銀華基金等2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合計47.79億元,同比增長24.4%。截至報告期末,西部利得實現營業收入6868.94萬元,公募、專戶管理規模497億元,較上年末下降3%,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2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專戶管理規模25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1%。
- 13家基金披露中報僅1家虧損 天弘凈利潤最高達17.5億 (08/27 16:00)華夏基金、東證資管等5家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7月12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披露了華夏基金2018年上半年的主要財務數據:今年上半年,華夏基金實現營業收入18.73億元,凈利潤5.9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7%和12.21%。
- 明星基金:A股要優選標的、美股或繼續牛市 (08/24 09:04)2018基金半年報開始進入披露季,在半年報中,除了對基金持倉有更全面的了解以外,基金經理對于下半年的展望也是一大看點。由于美國目前經濟復蘇情況良好,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長非常快,2018年一季報標普500盈利增長同比達到24.5%的高增速。
- 公募:A股估值已處歷史底部 需以時間換空間 (08/24 09:04)隨著基金半年報陸續公告,一批大中型公募基金公司對下半年的市場研判也開始披露。A股市場需要時間消化中美貿易摩擦和去杠桿演進帶來的不確定性,以時間換取估值向上拓展的空間,底部會比較漫長和(00001)糾結。
- 首批基金半年報出爐 預判后市反彈可期 (08/24 07:53)該基金將堅持投資成長股和消費股,特別是符合產業和消費升級趨勢的標的,行業配置包括安防產業鏈、云計算產業鏈、自動化和機器人產業鏈、生物科技產業鏈、新能源車產業鏈和精細化工產業鏈等。
- 基金2018年半年報陸續披露 三季度將保持組合流動性 (08/24 07:18)8月24日,華安、國金、國聯安等多家基金公司陸續披露旗下基金2018年的半年報。債市在經濟基本面下滑幅度有限以及貨幣政策維持相對穩健的情況下,仍有一定下行空間,但幅度相對有限。全年來看美股消費板塊的企業盈利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 首份基金半年報出爐:預期Q3風險趨緩 強化兩大主流布局 (08/23 11:24)8月22日晚間,紅土定增基金公布了2018年半年度報告,這也是今年首份基金半年報。紅土定增基金認為影響市場的兩大風險會從三季末開始趨于緩和。該基金繼續看好擁有核心技術的新興成長行業,并會在未來半年精選估值相對增速被明顯低估或錯殺的成長股進行布局。
- 紅土創新率先披露基金半年報 看好低估值優質成長股 (08/23 08:54)紅土創新優淳貨幣基金經理梁戈偉認為,國內經濟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紅土創新新興產業基金經理侯世霞則樂觀表示,在經歷深度普跌之后,未來半年中導致市場下跌的各項因素均得到緩和,市場大概率反彈。
- 公募上半年經營業績分化 申萬菱信東方基金營收凈利大降 (08/22 13:34)從目前已經披露經營數據的12家公司看,公募基金出現經營業績大分化,在上半年債牛行情中,固收類規模較大的公司經營業績更為堅挺。從目前已經披露中報營收的數據來看,已經披露數據的12家公司中,6家營收同比增長,6家同比下滑,基金公司行業的分化現象非常明顯。
- 天弘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9.76% (08/22 12:55)天弘基金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7.24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2.64%;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10.96億元增至17.51億元,同比增幅為59.76%,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
- 上半年“股熊債牛” 兩家券商旗下四家基金凈利“兩升兩降” (08/22 08:13)而申萬宏源參股的富國基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85億元,同比微增5.5%;實現凈利潤為3.5億元,同比微增2.62%。今年上半年,富國基金無論是成立產品數量還是公募資管規模均有所提升,而申萬菱信基金的公募資管規模則同比下滑。
- 上市第三方銷售平臺業績分化 天天基金上半年銷量增長九成 (08/22 08:14)近日,東方財富、同花順、基玉金服相繼發布2018年半年報,第三方銷售平臺的業績隨之浮出水面。財報顯示,東方財富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大幅上升,天天基金網的用戶數及基金銷售額大幅增長,同花順、基玉金服上半年的營收及利潤均下滑。
- 上半年經營業績大分化 公募盈利“冰火兩重天” (08/21 07:45)從目前已經披露經營數據的12家公司看,公募基金出現經營業績大分化,在上半年債牛行情中,固收類規模較大的公司經營業績更為堅挺。從目前已經披露中報營收的數據來看,已經披露數據的12家公司中,6家營收同比增長,6家同比下滑,基金公司行業的分化現象非常明顯。
- 經營狀況“一斑窺豹” 上半年基金業貧富分化加劇 (08/16 16:23)截至記者發稿,目前共有華夏基金、東證資管、諾安基金、長信基金、長盛基金、鑫元基金及長江證券資管等機構的半年度經營狀況得以“曝光”。同樣保持較高凈利潤的還有一些頭部公司,例如華夏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高達5.99億元,同比增長12.21%,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73億元,同比增長15.44%。
- 公募上半年經營業績曝光:東證資管6億領跑 (08/16 16:27)其中,華夏、諾安基金、東證資管3家機構凈利潤同比去年有所增加,鑫元、長信、長盛基金、長江證券(000783,診股)資管4家機構凈利潤出現下滑。諾安基金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0.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80.90%,這一增速僅次于東證資管。
- 七月基金戰報:過半股基混基虧損 債基和QDII基金可圈可點 (08/07 16:17)過半股基混基虧損 債基和QDII基金可圈可點7月行情已經收官,但在A股市場持續震蕩且跌幅顯著的影響下,權益類產品在本月的平均收益率皆為負值。值得注意的是,7月漲幅榜前10只的債券型基金均為混合型債基,且其中9只產品的股票投資比例均大于10%、小于20%。
- 長盛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5608萬元 (08/10 18:35)8月8日,國元證券披露2018年半年報,其持股41%的長盛基金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長盛基金管理規模連續縮水或是該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下滑的主因,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長盛基金管理規模合計298.51億元,較去年末縮水205.02億元。
- 首批基金公司上半年利潤曝光 東證凈利暴漲2.5倍成最賺錢公募 (08/10 15:13)【首批基金公司上半年利潤曝光 東證凈利暴漲2.5倍成最賺錢公募】截至目前,已披露相關數據的華夏基金、長盛基金、鑫元基金和東證資管四家基金管理人上半年均實現了盈利。截至目前,已披露相關數據的華夏基金、長盛基金、鑫元基金和東證資管四家基金管理人上半年均實現了盈利。
中國證券報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2001-2025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东县|
诸暨市|
乳山市|
漳州市|
吉隆县|
房产|
安龙县|
化州市|
通城县|
宜黄县|
招远市|
嘉禾县|
大化|
维西|
闻喜县|
平潭县|
麟游县|
淮南市|
天峨县|
手游|
崇礼县|
鸡西市|
廊坊市|
东辽县|
德令哈市|
固镇县|
光泽县|
浦县|
伊川县|
汉源县|
日照市|
五常市|
盘锦市|
唐海县|
万源市|
南阳市|
紫阳县|
淅川县|
福海县|
南康市|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