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深切感受到資本市場話題的熱度,三個采訪片段足以說明。
片段一:權威聲音受關注。財經媒體最關心財經部委官員下團,早早就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打聽他們下團的信息。關于資本市場發展的權威聲音自然是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表態,中國證券報第一時間跟進劉士余的最新動態和表態,相關內容發布后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另一個熱點話題是證券法修改。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3月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按照目前安排,4月《證券法》(修訂草案)應該能夠再次提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與此同時,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多次針對《證券法》修訂接受中國證券報等媒體記者采訪,詳細介紹了將主要修訂的內容,讓資本市場各方能夠更加透徹地了解《證券法》修訂的進度和內容的變化。這些可能是兩會期間關于證券法最有價值的信息。
片段二:代表委員們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建議很多。從兩會前就開始刷屏的“新三板分層”的建議,到兩會期間關于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期貨法立法、打擊黑嘴等,代表委員們提出了諸多建議。感受頗深的是新三板的發展,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完善新三板分層制度,滿足中小微企業差異化需求,合理分配資源,同時通過與主板市場有效聯通,進一步激活資金對于股權融資市場的熱情。綜合來看,代表委員圍繞資本市場提出的眾多提案議案,部分已經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議事日程,還有一些也開始引起監管部門關注。
片段三:企業界代表和委員都希望通過資本市場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呼吁,高度關注“脫實向虛”現象,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環境,加強金融資本監管,引導資本向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投放。完善法律法規,對涉及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農業、食品等行業,要嚴格金融企業資本進入的審批制度,建立起有效的反收購措施,建好“防火墻”。
總體來看,兩會期間資本市場議題受關注度頗高,體現了各界對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期待,以及通過資本市場加快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