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財富傳媒集團舉辦的“投資中國·貴州行”活動中,中國證券報記者就上市公司以扶貧行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采訪了相關公司。多位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具有完整產業鏈扶貧優勢,理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振東制藥副總經理、董秘寧潞宏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每年凈利潤的10%都用于公益事業,累計已有3億元的相關支出。產業扶貧方面,公司主要是以中藥材種植產業為突破口幫扶貧困地區農戶。公司為貧困地區農戶免費提供種子、種苗和技術指導,從中藥材料種植、粗加工,到倉儲、深加工,再走向市場,全產業鏈提供支持,給當地民眾帶來實惠,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于是把農民變成產業工人。
寧潞宏介紹,公司在貴州安順市建立了中藥材種植基地,對當地民眾收入帶動明顯。當地村民以前除種地外沒有其他收入,現在很多村民在我們藥材種植基地工作,采收旺季收入較可觀。此外,原來我們是采了藥材現貨運回去加工,現在逐步實現當地種植、當地加工。由于租種當地的土地,雇用當地人工作,加上產地粗加工,每個環節都給當地經濟帶來一定的收益,給當地村民帶來很大的實惠。
多家上市公司通過金融支持助力貧困地區經濟產業發展,同時也為自身優化產業布局、擴大規模帶來益處。如牧原股份,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成長起來的上市公司,34家全資子公司多處于經濟欠發達地區。2016年,公司與國開行等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按照牧原股份的標準與要求,建設規模化生豬養殖體系及其輔助設施,牧原股份向合作社租賃資產從事生豬養殖并支付租金,合作社向社員分配收益,助力貧困戶社員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