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在開幕式中致辭。 梁犇 攝
中新網東阿8月15日電 (梁犇 沙見龍 趙曉)國際毛驢產業發展學術交流會15日在山東東阿舉行。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位“毛驢”專家齊聚東阿縣阿膠街78號,共同探討國際毛驢產業發展藍圖,通過毛驢產業發展的“中國方案”解決世界難題。
本次國際毛驢產業發展學術交流會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中藥協會、東阿縣人民政府主辦。當天會議上,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巴西、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毛驢”專家分別介紹分析了中國、北美、歐洲、南美、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根據會議議程,各專家、學者還將就毛驢的營養與保健、繁殖技術與遺傳育種、產品開發與加工、文化與動物福利等進行專題研討。

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位“毛驢”專家15日齊聚東阿縣阿膠街78號,共同探討國際毛驢產業發展藍圖。 梁犇 攝
“中國將毛驢與精準扶貧結合,形成一種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成為農民增收致富、扶貧脫貧的重要途徑。”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驢業分會會長,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說,這種模式作為一種解決貧困問題的“中國方案”,理應惠及更多的國家和人們。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現有的毛驢產業方案將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實現中國與國際資源的互惠互利。
秦玉峰表示,驢價值的綜合開發與利用,對于產業鏈的發展以及保護世界范圍內的驢資源有著重要意義。這不僅能促進中國驢產業、阿膠行業的發展,還能帶動國際驢產業提速前行。“要以全球資源支撐全球市場需求,希望‘中國方案’能開創國際驢產業發展新模式。”

國際毛驢產業發展學術交流會15日在山東東阿舉行。 梁犇 攝
中國企業對毛驢精準飼喂、防病驅蟲、專人看護等動物福利和投入讓意大利比薩大學獸醫科學專業教授弗蘭西斯科·卡米洛印象深刻。在他看來,“中國方案”不僅將驢的經濟價值研究得很充分,還創新出了擺脫貧困的新模式。他認為毛驢產業發展的“中國方案”能夠在世界很多養驢的國家推廣,不僅能解決就業、促進毛驢產業的發展,還可以解決更多社會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吳常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驢產業是中國的民生產業、特色產業,也是創新產業,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驢產業發展。部分國際企業認為中國發展驢產業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全球借鑒,應該在“一帶一路”等全球范圍內推廣,以造福人類社會。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2017年,東阿阿膠毛驢全產業鏈項目被列入山東省重點項目。該企業在中國已經建立了20個毛驢藥材標準養殖示范基地,在山東聊城建設了100個扶貧養驢場,當地縣政府和該公司探索出了“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政府+金融+龍頭企業+養殖戶”區域化養殖、“毛驢希望鄉村”等扶貧養驢新模式,已惠及全國近1000余個鄉鎮,2萬余戶貧困戶,帶動幫扶6萬多貧困人口。據統計,近5年來,中國養驢農戶實現增收180億元(人民幣,下同)。
2016年中國驢產業總體規模達到了780億元,預計到2020年毛驢產業市場規模將超1000億元。據預測,中國驢產業在2017—2020年期間將保持年均6.4%的增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