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來,市場大幅調整,上證綜指甚至一度跌破2800點。在市場外圍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如何看待后市行情?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主流機構認為,就A股歷史數據而言,多重市場的底部信號已顯現,當前是長線資金的入市時機。6月29日的市場大漲,則是市場借助利好強勢反彈的典型信號。
市場出現底部信號
近期市場下跌不斷,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否進入底部區間,能不能入市,是最為關心問題。
“市場已經接近或者到了底部區域,盡管不能肯定會否進一步下跌,但是下跌空間真的不大。”滬上某基金經理表示。
讓他認為市場進入底部的邏輯,是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海通證券統計數據顯示,當前A股整體PE、PB,均已低于上證綜指2638點的水平。中銀國際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同歷次市場底部估值水平相比,當前市場估值與2013年6月25日的1850點一致,比2005年6月6日998點時略高。
從A股歷史走勢看,每次進入市場底部時,盡管原因不盡相同,但總會有一些相似的信號顯現。其中包括全市場整體估值處于低位、破凈個股數量大幅增多、公募基金募集變得困難、投資者信心不足等,而當前市場同樣出現上述信號。
從基金發行看,最近幾個月來,新基金發行困難,不僅中小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募集較難,多家大型基金公司發行產品也不得不延長募集期。
據了解,過去一個多月,不少基金遭遇投資者贖回,即使基金經理看好的核心持倉,也不得不選擇賣出應對贖回。但從上周開始,遭遇凈贖回狀態有所緩解,但是新入市資金依然較少。
迎來布局機遇
6月29日,市場強勢反彈,上證綜指漲幅為2.17%,創業板指數漲幅高達4.08%。在業內人士看來,流動性預期改善是導致市場大漲的重要原因。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總第81次)例會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當市場處于底部的時候,賣出盤已經很少了,有利好就會大幅上漲。從某種程度上看,市場遇到利好大漲,表明投資者認為買入的風險收益比較好。”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分析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機會總是在臨近絕望時顯現,多重市場見底信號的出現,表明市場未來跌幅或有限。對于中長線投資者來說,市場步入底部就意味著可以布局,尤其對定投基金的投資者來說,下行空間有限而向上空間較大,操作可以更加積極主動一些。
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認為,在市場底部時,很多投資者往往看重政策、流動性等原因,但從長期看,估值是最核心、最穩妥、最有效的市場底部指標,站在當前時點看,無需過度悲觀。
對于接下來的配置方向,機構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布局:首先是有估值優勢的白馬股,例如白酒、調味品、食品等;其次是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具有行業優勢的成長股,例如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高端車的加速推出,高鎳三元材料、熱管理、汽車電子等領域會迎來超速發展;最后是高端進口替代方向,例如電容器、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