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5月6日報道稱,北京市將從2014年起實施“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更好地服務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根據該計劃,到201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技術交易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5%。通信、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在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中占到25%,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同時,高技術產業、信息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4%;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收入達到6萬億元,對首都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25%。
據了解, “行動計劃”初步確定了首都藍天行動、首都生態環境建設與環保產業發展、城市精細化管理與應急保障、首都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重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突破及產業發展、數字化制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培育、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軌道交通產業發展、面向未來的能源結構技術創新與輻射帶動、先導與優勢材料創新發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等12個重大科技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