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沒有失速風險 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 王凱文)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專家認為,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沒有失速風險,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轉型升級深化發展,投資、消費穩中有升,通脹水平溫和。未來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力度,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經濟運行穩定 消費增長有潛力
“從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和收入這幾個指標綜合起來看,當前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從增長來看,前三季度GDP增速6.7%,為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目標打下了扎實基礎。從就業來看,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別下降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從價格來看,扣除食品和能源后,核心CPI前三季度上漲了2.0%,和上半年持平。從居民收入來看,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增速和上半年持平,與經濟增速基本同步。
此外,數據顯示,市場銷售持續增長,居民消費支出增幅加快。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0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2%,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石油及制品類、通訊器材類同比分別增長14.4%和10.7%,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5.4和1.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同比加快0.4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在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看來,手機等通信器材類表現亮眼,當月同比增速達16.9%,比8月增加10.5個百分點,與“雙節”促銷和十月旗艦手機發布高峰等因素有關,而這一指標表現也與9月京東金融大數據消費指數中手機數碼指標回升的表現相吻合。受近期油價大漲影響,9月石油及制品類消費也保持較快增加;同時,房地產相關消費仍然不錯,體現在家具消費、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家電消費同比增速分別為9.9%、8.4%、5.7%。
“中國經濟具有韌性,消費有平穩增長的潛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的出臺,將對消費起到提振作用。今年10月,新個稅起征點正式實施,中低收入人群稅負降低,有助于擴大消費。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有望帶來新的消費熱點。同時,國務院新近發布的《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將會對消費轉型產生更大的推動力。未來隨著政策逐步落地,消費需求增長仍有較大空間和潛力。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總體來看,升級類消費和可選消費有所改善。9月開學季、國慶長假臨近,相關消費有所提振。消費略超預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季節性因素引發的必需品需求走強和價格變動效應。后續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價格效應,包括油價上漲、金價下行、豬肉等食品價格上行等。
增強貨幣財政政策協調力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三季度經濟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增加。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要增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力度。
連平指出,基建投資增速下滑較明顯,拖累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總量看,前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同比回落2.1%。從投資類型看,制造業投資增長8.7%,比上半年加快1.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6個月加快;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9%,增速繼續保持高位。
“7月財政政策轉向更加積極以來,基建投資依然反彈乏力,主要受制于財政資金到位的滯后。”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
“為應對今年底和明年初經濟增長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逆向調節很有必要。”連平表示,從財政政策來看,一方面,要加大基建補短板力度,在新技術布局、城市更新改造、偏遠地區交通設施建設等領域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可考慮適當提高財政赤字容忍度,必要時可恢復至3%的赤字率,通過定向增加財政支出重點支持醫療、教育、環保、租賃住房等公共支出。
從貨幣政策來看,連平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總基調應當繼續維持,一方面,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應大幅放水,避免杠桿率出現新的攀升。在此基礎上,推動貨幣市場利率適度下行,保持國債收益率在現有水平;另一方面,可伺機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切實解決民營企業盈利不佳、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顏色預計,四季度會有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推出。近期財政部表態減稅力度將繼續擴大,預計增值稅稅率有可能出現調整。如果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到13%,將直接帶來企業利潤6%-7%左右增長。同時,貨幣政策也將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邊際調整,在執行層面會更加注重總體政策的協調。央行將更迅速地對流動性波動做出反應,以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預計四季度還會降準0.5個百分點,但基準利率將保持不變。
“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預計10月基建投資將迎來小幅反彈。”東興證券分析師鄭閔鋼表示,一是9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顯著提速。9月新增專項債7389億元,同比增193.58%,環比增79.96%,發行進度超預期。二是與基建相關的水泥和鋼鐵數據均有所回暖。9月粗鋼產量環比增4.8%,10月高爐開工率也在不斷回升,與基建相關的水泥累計產量同比增速也在不斷回升。
程實表示,基建項目有望提速落地,對經濟的提振效果預計在第四季度逐步釋放,并拉動信貸投放的增長。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新動能成長為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經濟平穩運行增添了后勁。”毛盛勇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升級版的“雙創”在加快打造,新動能在加快成長,市場新主體大量增加。前三季度,新登記注冊的企業數超過了500萬戶,即日均超過1.8萬戶。新產業也在加快增長,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了11.8%、8.6%和8.8%,明顯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新業態方面,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了27.7%,持續保持較快增長。
連平補充,從產業結構看,產業發展持續升級,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9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1%,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12.7個百分點。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基礎作用繼續鞏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0%,高于資本形成總額46.2個百分點;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從投資結構看,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9%,增速比全部投資快9.5個百分點。從貿易結構看,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3.5%,占進出口總額的58.4%,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
“下一步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改革開放紅利將繼續釋放。”毛盛勇表示。
連平認為,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重大改革,以全面擴大開放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加快推動減稅降費進程,繼續推進個稅及養老改革,提高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保證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速持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