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新任總裁呼吁建立更加現代化全球貿易制度
當地時間10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任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華盛頓發表就職后首次演講。格奧爾基耶娃稱,全球經濟目前陷入同步放緩的境地,全球貿易增長已近乎停滯。
格奧爾基耶娃稱,與兩年前全球經濟同步回升的局面不同,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逐步在放緩,“全球近90%的區域今年經濟增長都將放緩”。
具體而言,格奧爾基耶娃稱,雖然美國和德國的失業率尚處于歷史低位。不過,縱觀各發達經濟體,包括美國、日本、歐元區,其經濟活動正在減弱。在印度、巴西等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中,今年經濟放緩的步伐甚至更加明顯。
不過,盡管總體上有所減速,但是“近40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實際GDP增長率預計將超過5%”,格奧爾基耶娃稱。
格奧爾基耶娃透露,在下周即將發布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將對2019年和2020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作出下調。
“我們能做些什么來幫助全球經濟撫平創傷并鼓勵經濟強勁增長?”格奧爾基耶娃在演講中曾拋出這個問題。在其看來,首先,需要建立一種更加現代化的全球貿易制度,尤其是要充分發揮服務業和電子商務的潛力,以充分發揮貿易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其次,要明智運用貨幣政策,加強金融穩定性。最后,格奧爾基耶娃敦促各國實施結構性改革,實現未來增長。
此外,格奧爾基耶娃還表示,IMF的一項新研究正在關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且該研究顯示了結構性改革如何能夠提高生產率和產生巨大的經濟收益。“如果改革措施得當且次序合宜,那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生活水平趨同的速度將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