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解決養老金接續問題應提高其可攜帶性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近日在“2019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解決養老金接續問題的辦法是提高養老金的可攜帶性。從養老金經營管理來看,我國設立30余個養老金管理機構是比較合理的。從養老金支付模式來看,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N對1的支付體系將成為可能。
“由于勞動力市場流動性較大,很多人可能一生會有多個工作崗位。”周小川表示,因此,養老金接續就變成一個問題,解決辦法是提高可攜帶性。
一是養老金管理機構的數量設置,這涉及到競爭與效率的問題。一定程度的競爭會給行業帶來動力,但管理機構太多也不行。有些國家機構個數非常多,為了競爭大量打廣告,消耗了養老金基金收益。因此,如果管理機構個數太多,可能使成本偏高、收益降低。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可能需要有若干個養老金管理機構?紤]到近14億人口與現有行政管理體制的銜接,30余個或許是可以考慮的數量。
二是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養老金可以實行N對1的支付體系。由于一個人一生可能在N個崗位上工作,從N個崗位上都有養老金個人賬戶。隨著科技的發展,成本已大大降低,N對1支付基本上可以實現。(趙白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