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投融資平衡 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強調 注重投融資平衡 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日前在第二十四屆(2020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圍繞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闡述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雙向開放、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和加快建設高質量資本市場四方面內容。他強調,要注重投融資平衡發展,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閻慶民表示,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良好開局。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順利落地;二是加強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出爐;三是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四是推動證券法修訂、加大法治供給;五是其他改革舉措有序推出。
閻慶民指出,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取得新進展。一是行業開放進一步擴大;二是市場開放進一步深化;三是產品開放進一步拓展;四是“走出去”合作進一步深入;五是監管開放性進一步增強。證監會借鑒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國際經驗,吸收世界銀行建議,推動修訂公司治理相關規則,2019年中國保護中小投資者指標全球排名比2018年提升36位,升至第28位。
閻慶民表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效。2019年全年,面對外部嚴峻復雜的環境,證監會按照國務院金融委統一部署,努力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風險防范工作,“讓灰犀牛沖不過,讓黑天鵝飛不起來”。
閻慶民強調,要加快建設高質量資本市場。一是以注冊制改革為契機,完善發行、上市、交易結算、退出等基礎制度;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凝聚各方合力,持續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三是注重投融資平衡發展,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行業機構增強財富管理能力;四是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從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五是加強開放條件下風險防范能力和監管建設能力。
閻慶民指出,當前我國金融體系呈現“貨幣多、資本少”的特征,需要優化融資結構,提高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與傳統銀行相比,中國證券基金機構市場競爭力仍然較弱,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穩定性作用的能力待提升。此外,權益類基金數量仍然較少,投資端中長期入市資金應該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