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中國宋躍升:將通過業務擴展等方式緩解疫情可能帶來的壓力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恒生中國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針對疫情可能帶來的壓力,將通過業務擴展、非利息收入增長以及負債端成本下降予以緩沖。對于新基建相關項目,未來將繼續把握市場機會,特別是利用好外資銀行特有的跨境聯動優勢。此外,在合資設立理財子公司方面,若有合適機會或是對業務發展和開拓有幫助時,仍會有所考慮。
疫情暫未影響資產質量
此次疫情對銀行的沖擊不可避免,在宋躍升看來,其中包括了業務量下滑等。他表示,疫情中很多經濟活動大幅下降,在此影響下,短期內客戶對金融產品服務需求被影響。與此同時,監管部門號召銀行繼續減讓利息,對中小微企業提供支持。比如,針對受疫情影響較重行業內企業客戶,恒生中國減讓利息1000萬元等。
綜合看,這些情況會對資產端和貸款端的業務有所影響。當前恒生中國內部對這些影響已有測算和準備,今年會將工作計劃做的更加靈活,根據疫情下一步的發展采取來更加主動的措施。另外,也希望通過業務擴展、非利息收入增長以及負債端成本下降來緩沖壓力。
至于對資產質量的影響,宋躍升認為,目前來說相對偏早。對目前部分企業出現的還款問題,究竟是因為疫情沖擊導致企業流動性短期出現問題,還是由于企業資產質量和整個營收營運的情況不盡如人意所致,還有待觀察。恒生中國內部已經做了相應的壓力測試,在持續關注并分析相對影響較高的行業和客戶群體,隨時隨地做好準備應對疫情可能導致的資產質量方面的負面影響。
提及新基建板塊的業務,宋躍升表示,在抗擊疫情中,監管部門除了采取一些短期措施外,在中長期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就包括新基建,這可以對中國中長期經濟發展繼續帶來活力和動力,對這一塊恒生中國保持高度關注。另外,恒生中國環球銀行部的一些業務也有涉足其中,會盡量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參與進去。同時,也希望將來繼續把握市場機會,特別是利用好外資銀行特有的跨境聯動優勢,在融資、跨境資金池和風險對沖方面,服務好客戶各方面需要。
LPR相關衍生品需求旺盛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掛鉤LPR衍生品料將迎來新發展。宋躍升表示,金融衍生產品一直是外資銀行的強項之一,LPR衍生品主要包括LPR利率掉期和LPR利率期權。恒生中國是首批向客戶提供LPR利率掉期的銀行之一,在云南等地更是首家幫助企業運用LPR利率掉期進行利率風險管理的銀行。
“去年第四季度,客戶對和LPR相關的衍生品需求很旺盛。客戶風險規避的意識在不斷提高,知道LPR是隨著市場利率不斷的波動。”宋躍升表示,恒生中國有關LPR利率互換相關的產品在去年四季度已經有比較明顯的增長。2020年即將要推出的是跟LPR相關的利率期權,目前各種交易平臺和銀行都在準備過程,恒生中國的產品也在積極推進中,確保能在交易中心3月23日上線產品的首日準備完畢并提供給客戶。恒生中國一定會利用在LPR方面的一些先發優勢,包括在衍生產品業務方面的深度發展,積極參與到市場開放過程中。
另外,對于提及將來是否會設立合資理財子公司,宋躍升表示,關于理財子公司的設立,恒生中國也做了一些研究。對外資銀行而言,基金子公司等項目或現有的一些財富管理業務,對理財子公司的替代性很高。從這方面看,恒生中國將更多集中發展自己的財富管理業務,直接提供這些金融服務給予客戶。但與此同時,也會留意這個市場的發展態勢,有合適的機會出現或是對業務發展和開拓有幫助時,還是會有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