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理財董事長劉東海:回歸資管本源 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作為首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之一,中銀理財恰似一艘資管巨艦,一往無前。一年來,中銀理財身負資管轉型重任,已經形成涵蓋四大投資類型、三大產品形態和25個子系列的產品架構,規模增速位于市場前列,業務轉型初見成效。
日前,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東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銀理財始終堅持回歸資管本源,加快理財業務轉型發展,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此外,中銀理財牢牢抓住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發展機遇,借助國際資管機構經驗,打造全國領先的合資資產管理公司。
加快銀行理財轉型
順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銀行理財轉型?
劉東海:當前我國在堅持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推進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暢通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循環,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既要健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也需要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體系相輔相成,共同發力。作為金融體系特別是直接融資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理財業務回歸資管本源,加快轉型發展,提升專業能力,有助于打通客戶投資直接融資市場的渠道,有效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節約投資成本,擴大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的空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這順應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當下理財子公司主動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使命擔當。
作為首批獲準成立的理財子公司之一,中銀理財始終堅持回歸資管本源,緊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總方向,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快理財業務轉型發展,持續加快凈值型產品發行,不斷豐富和完善產品類型、形態和策略。成立短短一年間,中銀理財產品架構已涵蓋現金管理、固收、固收增強和混合四大投資類型,每日開放、定期開放、封閉三大產品形態,樂享天天、穩富、智富、睿富四大品牌,一共六大系列、25個子系列的產品,規模增速位于市場前列,業務轉型初見成效。
借助國際資管機構經驗
打造全國領先合資公司
中國證券報:此前銀保監會已批準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銀理財在上海合資設立理財公司,如何看待未來國際資管機構參與中國資管理財市場的趨勢?
劉東海:2019年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11條開放措施,其中半數以上與資產管理行業直接相關,明確外資資產管理機構可以通過參股、控股等途徑,參與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理財公司、養老金管理、保險資產管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各領域。
2019年12月20日,中國銀行首家獲得銀保監會批準,由中銀理財與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資管合作籌建中外合資理財公司,目前各項籌建工作進展順利。在合作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近年來人民幣資產正受到全球投資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得益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國內經濟金融平穩發展,宏觀經濟政策穩定,金融開放持續推進,人民幣資產享有良好的發展紅利,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關注度與影響力持續提升,日益成為國際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逐步進入“負利率時代”,依托于我國穩健的經濟基本面,人民幣資產將繼續保持較高收益率和安全性的優勢。伴隨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投資渠道的不斷拓寬與優化,未來人民幣資產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重點之一。我們了解到,在本輪金融業開放中,已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表示將進入中國設立資產管理機構,充分說明中國金融市場加速對外開放順應了全球市場發展趨勢,體現出國際資產管理機構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以及對中國資產管理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的充分認可。
合資理財公司成立后將充分發揮股東雙方在能力和資源上的優勢,引入東方匯理資管在多資產配置、IT系統、風控工具和體系等方面的專業經驗,進一步豐富市場主體和業務產品,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需求,為全球客戶提供人民幣投資方案。中銀理財將與東方匯理資管一道,共同致力于打造資產管理領域的合資品牌標桿,共享中國資管市場廣闊的發展機遇。
擁抱金融科技 提升智慧運營能力
中國證券報:當下,絕大部分資管機構都在發力金融科技建設,如何看待科技給銀行理財子公司帶來的變化?
劉東海: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5G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斷催生并持續引爆著一系列重要金融科技應用,在包括資管行業在內的金融行業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金融安全、專業能力和客戶體驗,同時為資產管理領域帶來更多機遇,擁抱金融科技成為銀行理財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銀行理財子公司應加快推動業務數字化轉型,把握科技賦能,提升金融科技創新與智慧運營能力。
開業以來,中銀理財積極把握科技變革為理財業務帶來的發展機遇,與中銀集團的數字化戰略緊密結合,持續加大公司科技資源投入,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拓展外部科技合作,加快推動業務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科技創新與智慧運營能力。
后續,中銀理財將建立并完善多層次客戶分析、銷售管理、產品研發評估、投資交易執行、數據控制和運營管理等信息系統;建立適應理財凈值化轉型需要的估值核算、份額登記、清算結算、信息披露、風險監控等后臺運營體系;針對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和速度遠遠高于公募基金的特點,堅持科技引領,使用OCR、RPA等新技術應用于運營流程中,用科技為運營賦能,提升運營的集約化、標準化水平,提高后臺運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