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拓展“一帶一路”經濟合作新空間
一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裝走秀在服貿會文化服務專題展區上演:富有異域風情的音樂響起,膚色各異的模特逐一走上舞臺,向大家展示著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
今年服貿會上,“一帶一路”的主題尤為亮眼,專題展覽和文化、旅游等推介活動不斷,多場“一帶一路”主題論壇接連召開。形式多樣的互動都釋放出中國愿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強服務貿易合作的誠意和決心。
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增長明顯。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進出口總額1178.8億美元,占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超過15%。
目前,中國與這些國家服務貿易合作以傳統的旅游、運輸、建筑三大類為主。相關數據令人欣喜:今年前7個月,中歐班列運營累計開行6354列,同比增長41%,有力帶動中國與沿線國家間運輸服務的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年吸引中國游客超過2500萬,中國已經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最大客源國。
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服貿會吸引了很多“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前來參展,參展國家在服貿會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教育等推介展示。
作為2020年服貿會及海淀區政府的重頭戲,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海淀之夜”專場推介活動將于8日舉行,會有多個國家使領館推介本國重點項目以及海淀企業國際合作項目的正式簽約。
與此同時,第三屆“一帶一路”服務貿易合作論壇、第五屆“一帶一路”綜合服務能力建設論壇等多場相關主題論壇也陸續召開。
“新形勢下,全球服務貿易新發展新合作,對助力世界經濟盡快復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慎峰說,此次舉辦相關論壇旨在共商服務貿易合作發展良方。
商務部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劉華芹表示,服貿會將為中國與歐亞地區國家搭建更加便利的服務貿易合作平臺,不斷推進的雙邊服貿領域合作有助于“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互聯網、大數據、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服務貿易,正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次服貿會上發布的“一帶一路”數字貿易指數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的數字貿易大多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狀態。其中,印度、以色列、伊朗、塞爾維亞等國的數字貿易指數在5年間保持持續上升的趨勢。
“數字經濟是普惠經濟,它的發展是以更快的速度創造就業崗位,把經濟發展的紅利、貿易發展的紅利傳遞到更多國家。”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顧問、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說。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目前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5.8萬億元,占GDP比重超36%。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增長最快的也是基于數字經濟的服務貿易,包括跨境電商、遠程辦公服務、無線支付金融服務等。
在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看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領域合作大有潛力,未來有望通過服務貿易發展拉動貨物貿易和投資提升,實現“雙贏”“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