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黃朝暉:積極響應政策號召 助力中國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
中證網訊(記者 徐昭 張利靜)10月16日,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管委會主席黃朝暉在北京市2020年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從資本市場直接參與者的角度,中金公司看好中國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同時,中金公司將堅持服務國家戰略,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利用自身全面的業務牌照,助力中國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希望未來能和行業一道成長,推動中國基礎設施REITs進入“經營活力提升,資產質量改善,估值良性反饋”的正向循環發展。
“中金公司在十幾年前就曾前往海外進行REITs產品的調研,發現該產品具有繼續保留融資人的資產運營權同時實現權益融資的特殊作用,所以當時就認為中國從調整經濟存量角度需要把REITs產品引進來。”黃朝暉說,于是12年前,中金公司系統做了一套方案,向證監會進行匯報。12年前的匯報今天終于結出勝利的果實,“公募REITs的推出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歷史將會證明,這將對整個中國經濟轉型和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資本市場的直接參與者,黃朝暉從五個方面分享了對中國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的理解。
第一,REITs的推出本質上是金融系統改革的必然。世界各國對于REITs市場發展的主要訴求集中在兩方面:一是需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中國實體資產的體量龐大、類別多元、風險特性多樣、生命周期長,以銀行為主導的融資體系存在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與信用錯配等內生問題,REITs是提升直接融資的必要創新;二是需要資本市場平臺來實現資產處置與金融風險疏解,伴生而來的正向功效還包括:提升市場透明度、提高市場監督力度、平滑市場波動周期、形成市場化的基礎設施資產價值發現機制等,以上都使得REITs成為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第二,權益屬性與公開發行是REITs的基本特征。過去多年,資產證券化、類REITs市場快速發展,原始權益人、投資者與中介機構普遍習慣于固定收益屬性的產品邏輯。而公募REITs定位權益屬性,與以往類REITs不同,在盡職調查、資產重組、估值模型、路演銷售、詢價發行、運營管理等全過程,都要立足公開發行的權益屬性,有助于盤活實體經濟存量。中金公司認為:在REITs發行上市前的工作組織中,投資銀行具備綜合專業優勢,應當積極發揮作用、勇于創新擔當、推動我國權益REITs產品的有序發展。
第三,關注試點階段REITs的后市表現。穩健向好的后市表現、合理的流動性是公募REITs試點階段的重要目標,更是公募REITs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此前,市場關注更多的是基礎資產范圍、產品結構、國資流程、稅務籌劃等技術問題,在培育穩定的REITs投資需求、設計合理的交易機制、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形成有效的價值發現機制、以及持續完善相關投資者保護制度等方面,也需要參與各方給予同樣關注。
第四,起步版本的基礎設施REITs中,基金管理人與原始權益人的長期合作與綁定是治理結構的核心。大家喜歡用“聯姻”來類比現階段的公募REITs:REITs發行前的資產重組上市過程,就像是一場婚禮,投行就像是“紅娘”,幫助原始權益人和公募基金完成一場聯姻;而上市以后REITs的長期運營管理,則有賴于“公募基金管理人和原始權益人”的和諧“婚姻”:雙方要歸位、盡責、利益綁定。目前,監管機構明確要求,必須壓實公募基金責任,為投資者把好關、守好門;原始權益人通常也是受托運營管理方,要切實發揮運營管理專長,在受托范圍內做好資產運營管理;雙方聯手,為原始權益人探索輕資產運營模式,并為基金持有人創造價值。中金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金基金積極參與公募REITs業務試點,與投行部高度協同、一體化服務原始權益人、服務投資者。未來也將持續進行開創性探索。
第五,提升管理能力、激發經營活力是REITs市場長期發展的最主要任務。做活REITs市場要把握三項核心要素:一是優秀的主動管理能力,二是順暢的資產循環,三是合適的資本伙伴。要充分認識REITs作為商業運營平臺的價值,激發其經營活力,持續培育主動管理能力、鼓勵資產良性循環。
黃朝暉表示,總體而言,中國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發展中要繼續對REITs一二級市場進行悉心培育。中金公司將堅持服務國家戰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充分利用中金長期在海外從事REITs業務的豐富經驗,以及中金相關業務牌照齊全的優勢,推動中國基礎設施REITs進入“經營活力提升,資產質量改善,估值良性反饋”的正向循環發展,為中國REITs行業發展作出中金的貢獻。
黃朝暉表示,中金公司將投入足夠的資源,幫助北京市和各級政府和企業,充分利用好REITs產品,盤活存量資產,降低杠桿,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