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提升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推進資本市場服務下沉,提升對中小企業及傳統企業的服務能力;在鼓勵機構化趨勢的同時,引導機構投資長期化,減少不必要的短期市場劇烈波動;完善市場雙邊交易機制,豐富基礎金融產品。
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服務下沉
楊成長認為,中小企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創新主體。我國很多產業的集中度不高,大型企業在創新、產業引導及經濟貢獻上都尚未處于完全主導階段,亟需借助資本市場服務推進中小企業主體活力的提升。
對此,他建議,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服務下沉,做強場外市場體系,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交易、數據交易等新型交易場所的建設,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地方政府、證券公司及商業銀行等機構的合力,創新對中小企業及傳統企業的融資服務方式,借助政府外部增信、銀行過橋資金支持、證券公司提供資本運作服務等形式,使更多企業享受到資本市場服務,避免出現中小企業及傳統企業在資本市場服務上被邊緣化的風險。
楊成長還建議,引導機構投資長期化,減少不必要的短期市場劇烈波動。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各類資產管理機構建立長短期相結合的考核機制,減少借助打造“明星產品”快速提升管理規模的做法,鼓勵資產管理機構從產品持有人的利益出發,合理有序的擴大管理規模。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加快推進市場公平交易機制的完善,降低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信息獲取差距,引導不同類型投資者之間進行公平交易。
此外,楊成長建議,要完善市場雙邊交易機制,盡快豐富基礎金融產品體系,加快推出多品種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豐富市場基礎交易工具,減緩單邊交易引發的不必要的市場劇烈波動。
提升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能力
對于“十四五”期間資本市場加強支持科技創新能力,楊成長建議,通過資本市場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助力創新型企業提升風險管理水平,提升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
楊成長認為,我國實體經濟向創新驅動轉型迫在眉睫,要進一步激活資本市場服務科技、金融、產業循環功能,發揮好資本市場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激發企業家精神和人才創新活力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同時,要通過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完善公司治理、借力風險投資產業基金等助力企業分散投資風險,提升企業在科技研發、科技創新以及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
此外,他表示,“十四五”期間應著力推進注冊制改革,具體舉措包括增強對企業上市的包容性和支持力度,持續帶動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以市場化的定價制度吸引更多優質公司上市,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發行生態;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增強資本市場財富管理功能
楊成長認為,“十四五”期間,應增強資本市場財富管理功能,優化各類機構投資制度,促進居民儲蓄向長期資本有效轉化。
具體而言,楊成長說,通過政策調節,使一二級市場投資、債券投資、貨幣市場投資、大類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等形成有梯度的投資結構比例,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豐富社會民生領域金融產品供給,有效發揮保險等產品的直接融資功能,拓寬保險公司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入市渠道。
對于如何打造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楊成長認為,一方面,應優化證券公司業務結構。境內證券公司高度依賴通道業務,財富管理轉型處于起步階段,資管業務主動管理能力不強,投行業務以承銷與保薦業務為主,幫助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產業整合、完善企業制度、助力企業做大做強等服務功能相對不足。注冊制下,證券公司應大幅提升定價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力發展投資銀行、財富管理業務。
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證券公司開展國際業務的支持力度。目前,本土券商的交易策略以國內市場為主,尚未建立起真正跨境、跨市場的業務重心轉移能力,難以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優勢的跨境、跨市場的綜合服務。他建議,應制定明確的國際化戰略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