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引導資金助力經濟低碳轉型升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未來五年是經濟轉型升級重要窗口期,應從基礎性工作入手,大力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資金助力經濟低碳轉型升級。
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引
趙海英表示,應由監管機構引導、行業協會推動,共同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引。信息披露是實現碳中和的首要步驟和基礎環節。碳排放、碳足跡定量信息披露是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的短板。
“循序漸進完善電力、碳排放權、綠色電力證書等交易平臺。在市場體系未健全前,可考慮將暢通企業直購綠色電力通道作為突破口!壁w海英表示,我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頭部企業迫切需要尋找綠色電力,但我國碳指標及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市場發展滯后,電力市場存在較高地域壁壘和交易成本。在著眼長遠完善市場機制的同時,暢通企業辨別和購買綠色電力渠道或是短期內最為便捷的解決方式。
從監管部門看,趙海英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出臺措施鼓勵機構投資者將綠色投資納入其評價體系,帶動銀行、保險等機構的資本進入碳中和前沿科技領域,助力實體企業產業鏈綠色化。比如,推動大型機構投資者改進投資理念,將碳中和主題作為投資策略重要考量,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鼓勵引導資金支持重點技術行業;鼓勵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根據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和需要,靈活利用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貸聯動和債權等方式提供更大投融資支持。
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
當前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意義重大,機遇難得。趙海英建議,用好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良好信用優勢,抓住時機、另辟蹊徑,在外債水平和風險可控范圍內,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完善市場體系,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趙海英認為,我國外幣國債信用好但發行量小、流動性低,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有利于充分體現我國國際融資能力,增強我國外幣債券吸引力。與經濟體量和外匯儲備規模相比,我國境外融資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趙海英說,我國外幣債利率曲線尚不完備,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有利于為中國企業境外融資提供“定價錨”,為完善新興外幣債市場做出貢獻。當前,我國外幣主權債數量較少、券種不齊。這不僅導致我國企業海外融資難覓定價基準,也不利于新興外幣債市場擴容。
“我國正面臨境外融資的大好時機,擴大外幣國債發行有利于多方共贏!壁w海英表示,一方面,海外金融條件寬松,我國發行外幣國債成本較低。過去四年,我國發行的10年期美元國債收益率均低于1.5%;過去兩年,發行的10年期歐元國債收益率均低于0.5%,較短期限券種收益率甚至為負。另一方面,外國央行和金融機構對我國外幣主權債需求旺盛。
另外,趙海英強調,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我國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促進國家財富增值。從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整體結構看,我國對外資產大量投資于高流動性、低回報的債券,而利用外資主要形式是高成本的外商直接投資,這種結構在我國人均收入比較低的發展階段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隨著我國人均收入增長,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有必要進一步優化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