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蒙牛集團研發工程師史玉東:建立動態奶粉儲備機制 支持深加工業務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蒙牛集團研發工程師史玉東建議,建立動態奶粉儲備機制,強化乳業技術創新和研發升級等,促進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自主創新
史玉東指出,新技術極大地助力乳品行業轉型升級。如膜過濾使得低溫奶保質期延長,一定程度上推動低溫奶產業迅速發展。
史玉東介紹,乳業產業鏈條長、覆蓋領域廣。中國乳業正處在由乳業大國向乳業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目前仍存在大而不強、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等短板。
發展乳品深加工是乳業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史玉東稱,“當前我國乳功能配料基本依賴進口,并成為營養健康產業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展的瓶頸制約,亟待創新突破。我國乳產業發展歷史較短、資源條件有限、產業基礎不夠深厚,向深加工領域拓展深化仍面臨壓力和挑戰。”中國乳業要以創新為引領,補上關鍵技術不足的短板,攻克核心生產技術,加強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
“通過技術研發創新,可以有效提升乳品深加工的綜合價值,挖掘乳品高附加值成分。”史玉東認為,中國乳業必須加大深加工投入力度,全面掌握核心關鍵技術,逐步解決乳業深加工產品及重要功能配料的國產化問題。
機遇與挑戰并存
史玉東表示,隨著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乳業發展面臨一些新的問題與挑戰,包括原料奶產量增長乏力,乳品產量增長放緩,原奶生產與乳品消費在地域、季節上不平衡的矛盾長期存在,以及乳品市場結構性與季節性過剩和短缺并存等。
史玉東建議,通過建立健全奶粉收儲機制、支持奶酪等深加工業務發展,調整產業結構,解決生鮮乳產銷“北多南少”及“淡旺季”不均衡問題。同時,支持國內企業布局海外奶源,運用濃縮乳等新技術、實施奶粉儲備等措施,有效打破周期性與區域性制約,解決季節性和區域性供需矛盾,保障國內乳業生產和市場的穩定發展。
史玉東指出,中國乳業面臨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需要政府、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
史玉東建議,充分挖掘國內產業發展動能和潛力,充分利用國內乳品消費市場的體量優勢和轉型升級機遇,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提升中國乳業在全球乳業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和作用,擴大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作為中國乳業領軍企業,蒙牛集團始終致力于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鏈競爭力,構建穩固、可控的全球產業鏈,積極參與國際共商共建,布局海外資源和市場,在關鍵技術領域持續攻關,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