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八方面著手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中發表題為《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的署名文章。郭樹清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金融監管改革任務非常艱巨。他從八方面闡述了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的重點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必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進金融安全網建設,持續強化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郭樹清在文中闡釋了現代金融監管的基本內涵,包括宏觀審慎管理、微觀審慎監管、保護消費權益、打擊金融犯罪、維護市場穩定、處置問題機構。
其中,在處置問題機構方面,郭樹清指出,及早把“爛蘋果”撿出去,對于建設穩健高效的風險處置體系至關重要。一是“生前遺囑”。金融機構必須制定并定期修訂翔實可行的恢復和處置計劃,確保出現問題得到有序處置。二是“自救安排”。落實機構及其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的主體責任,全面做實資本工具吸收損失機制。自救失敗的問題機構必須依法重整或破產關閉。三是“注入基金”。必要時運用存款保險等行業保障基金和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防止擠提、退保事件和單體風險引發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四是“及時止損”。為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必須以成本最小為原則,讓經營失敗金融企業退出市場。五是“應急準備”。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制定處置系統性危機的預案。六是“快速啟動”。有些金融機構風險的爆發具有突然性,形勢惡化如同火警,啟動處置機制必須有特殊授權安排。
具體到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的重點舉措上,郭樹清表示,一是強化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二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是健全“風險為本”的審慎監管框架,四是加強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五是營造嚴厲打擊金融犯罪的法治環境,六是切實維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七是完善金融安全網和風險處置長效機制,八是加快金融監管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郭樹清強調,全面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遏制脫實向虛。管好貨幣總閘門,防止宏觀杠桿率持續快速攀升。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長期資金支持。健全普惠金融體系,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供給,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水平,鞏固拓展金融扶貧成果。督促中小銀行深耕本地,嚴格規范跨區域經營。深化保險保障功能,加快發展健康保險,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健全國家巨災保險體系。穩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開放,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