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上海力量” 跑出“上海速度” 上交所資本市場上海綜合服務周落幕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近日,為期一周的“浦江之光”行動升級暨2023年上交所資本市場上海綜合服務周(以下簡稱“上海服務周”)圓滿落幕。
據悉,本次服務周密切契合“服務上市發展需求,發展綜合服務優勢”這一主題,堅持“多層次服務機制、多產品服務內容、多主體服務對象”的綜合服務總體目標,自3月24日以來,共開展二十余場特色活動,參與人數超過5000人,凝聚“金融+科技”的“上海力量”,跑出“產業+融資”的“上海速度”。
集思廣益 共建三大“中心”
為發揮上海全球金融中心、科創中心、資管中心的戰略定位和資源優勢,“上海服務周”組織開展了“亞金協‘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專題研討暨‘走進上交所’活動”“優化科創金融生態 加速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2023年創投機構座談會”以及“打造全球資管中心 推動長期資金上市——上交所基金市場發展新機遇峰會”三大主題活動。
“近年來,上交所與股權投資機構攜手合作,形成了互相促進、共生發展的良好格局。從2019年開始,上交所已連續舉辦了五屆股權投資機構大會,累計收集意見建議94項,其中約70項已落實或得到優化,其余意見建議我們也以適當方式進行了反饋。”3月27日,上交所總經理蔡建春在2023年科創投資機構座談會上與14家投資機構、3家科創孵化器和2家成果轉化機構代表溝通交流。
蔡建春表示,上交所希望與股權投資機構共同努力,打造更包容、更市場化的科創生態,進一步發揮好投資機構在支持科技創新中的先導作用,幫助科創企業用好上交所資本市場。上交所將堅持“注冊制三原則”,堅守主板大盤藍籌和科創板服務“硬科技”定位,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之路,同時將持續加強與股權投資機構的對接合作,定期組織溝通交流活動,及時傳導監管導向。歡迎股權投資機構多走進上交所考察交流,上交所的大門始終敞開。
近年來,上交所在產品工具上,強化股債基衍聯動,支持公司靈活運用多種融資手段,盤活企業資產,鼓勵、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以ETF產品為主,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上交所共有ETF超470只,合計規模超1.3萬億元,境內市場占比約80%,交易量和市值規模分別位居亞洲第一和第二。
3月31日,“打造全球資管中心 推動長期資金上市——上交所基金市場發展新機遇”峰會在中國證券博物館舉辦。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上交所ETF市場也受到了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的關注,持有意愿持續增強。截至去年底,從持有規模看,機構投資者持有滬市ETF市值占比為66.7%;從交易結構看,機構投資者在滬市ETF總交易額占比為57.5%。ETF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中長期資金配置權益資產的優質選擇。
多區聯動 服務國家戰略
為充分展現上海各區定位特色,加速集聚優質資源,“上海服務周”分別在浦東、松江、徐匯、青浦等區相繼開展活動,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為了支持G60科創走廊建設,2019年2月15日,上交所與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宣布共建‘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G60科創走廊基地’,通過上市培育、專業培訓、聯合研究、干部培訓、推廣展示等方式,發揮資本市場對G60科創走廊建設的作用。”3月28日,上交所副總經理王泊在位于松江區的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暨企業家走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必須持續做好G60科創走廊建設的相關工作,持續增強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國家戰略牽引力,推動國家重大戰略的落實落地。
同一天,上交所和徐匯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徐匯區科創企業“走進上交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全面注冊制下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研討會,旨在通過搭建金融機構與科創型企業互動交流平臺,有效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科創企業在上海核心區域壯大發展。構建區域內良好產業生態循環,全力支持具有創新實力和潛力的企業在徐匯做大做強。
另外,上交所攜手青浦區人民政府等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上海)金融產業園召開“走進示范區”會議,鼓勵政府、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抓住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機遇,早日參與到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
融合創新 賦能產業發展
早在2021年,上海市政府就提出構建“3+6”新型產業體系是上海“十四五”制造業規劃的亮點和重點。具體來說,“3”是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6”是指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本次“上海服務周”重點圍繞“3+6”產業中的生物醫藥行業開展相關活動。
3月30日,今年首場“上海市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專題科創沙龍”在張江科學城舉辦。上海市經信委生物醫藥產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正在積極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通過Bio-shanghai政享薈活動,努力構建政企研醫金深度對接機制,本次上市專題科創沙龍是個良好的開端,期待上海涌現越來越多的科創板上市企業。
培訓投教 優化服務生態
各類精品培訓課和投資者活動同樣是本次“上海服務周”的亮點項目。上交所牽頭政府部門、相關市場機構、上市公司等開展“啟航·企業高質量申報專題培訓”“指數股大講堂” “期權大講堂”“走進營業部”“我是股東”等近10場培訓投教活動。
3月28日,面向中小投資者的5場主題宣講活動在上交所投教基地、中國證券博物館、上交所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海通證券投教基地、申萬宏源證券投教基地舉辦。作為投資者“一站式”服務品牌活動,上交所投資者服務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資本市場人民性要求,緊緊圍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講好全面實行注冊制改革和上交所市場高質量發展故事的同時,傳播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引導投資者全面知權、積極行權、依法維權。
3月31日,由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與上交所聯合舉辦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訓活動在保稅區域舉辦。上交所全球業務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市場發展部總監傅浩在會上表示,上交所科創板自啟動以來已成為全國科創企業首選的上市平臺,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內的科技企業創新方向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的支持方向高度契合。資本市場服務周是上交所“開門辦服務”的重要品牌活動,上交所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持續發揮本地優勢,積極對接服務上海市、區各級政府和各類市場主體,持續助力上海經濟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上交所先后在湖北、貴州、四川、遼寧、海南、江蘇、山東、上海、云南、山西、北京等地開展了11場全國性服務活動。下一步,上交所將持續發揚“店小二”精神,積極打造服務型交易所,攜手各方,共同為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推進中國資本市場良性生態和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