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外儲規模回升 保持穩定具備堅實支撐
彭揚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839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507億美元,升幅為1.62%。
專家表示,3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往后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外儲規模穩中有升
“影響3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化的主要因素依然可以歸結為匯率和資產估值這兩項。”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3月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除了人民幣資產吸引資金趨勢性流入以外,更多受儲備資產估值變化影響。“3月,由于美元走弱,非美貨幣紛紛反彈,美債等海外金融資產價格也有所走高。”他說。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3月外匯儲備規模環比上升主要反映了美元指數下跌,全球股債雙升的正估值效應影響。
保持平穩有基礎
展望后續,外匯局表示,我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經濟基礎厚實,發展前景廣闊,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形勢總體不容樂觀,國際金融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但我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同時國際收支總體平衡,外匯市場運行平穩,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
從趨勢上看,龐溟認為,伴隨各項穩經濟、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宏觀經濟恢復向好態勢愈發明朗,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政策“雙穩”取向,將繼續體現為我國經常賬戶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形勢穩健、跨境資金流動穩定、外匯市場運行平穩的“三穩”,并最終為外匯儲備規模總體保持穩定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