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聚焦“改革、服務、生態” 全面推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
中證網訊(記者 吳科任 張冉)5月19日上午,北交所總經理隋強在“第五屆西城區企業上市主題論壇活動”上表示:“我們將保持定力、堅守定位、主動作為,積極融入國家戰略部署,加快推進市場建設,切實承擔起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使命和責任。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落實黨的二十大有關部署,在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框架下,聚焦‘改革、服務、生態’六個字,全面推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服務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特色優勢、比較優勢。”
第一,持續深化改革。北交所是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全新探索,必須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逐步提升制度安排的適配性、契合度,更好滿足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需要。北交所將在前期探索基礎上,發揮好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堅持系統觀念,強化問題導向,不斷加大改革力度,聚焦高質量擴容、流動性提升等市場建設中心任務,研究推進市場關鍵制度創新。一是優化企業上市機制。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聚焦更早更小更新的企業,統籌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完善發行上市準入安排,進一步提高效率、明確預期,降低企業上市成本,讓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更好更快對接北交所上市。二是完善市場交易機制。針對中小市值企業流動性較弱的特點,推進交易機制創新,研究擴大混合做市、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不斷優化投資者結構,擴充投資者數量,提升交易效率、促進交易達成。三是優化發行承銷制度。著眼于促進一二級市場均衡發展,統籌優化發行定價和配售機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導向,充分尊重市場博弈和交易習慣,推動形成良性新股發行生態。
第二,大力加強服務。在完善基礎制度的同時,通過強化市場服務,更好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借助資本市場進行科技創新、做優做強。北交所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立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研究制定了提升服務能力綜合行動方案,擬通過實施一系列服務舉措,加快建設服務型交易所。一是突出開門服務。貫徹開門辦市場的理念,全面實施服務內容清單化管理,深化陽光用權、透明審批,切實提升服務標準化、透明化、規范化水平。二是突出直達服務。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優化服務方式,堅持深入一線、直達基層,強化管家式服務、面對面服務、上門服務,圍繞市場主體最關心的問題,落實一批“便企惠企”舉措。三是突出精準服務。堅持以服務對象需求為導向,緊密結合中小企業、投資者、中介機構等核心市場參與主體特點,分類型、分環節提供有針對性的精準服務,切實提高服務效能。在綜合行動方案中,北交所將特別推出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的綜合服務計劃,實施全業務線合力服務專精特新的一系列務實舉措。
第三,著力優化生態。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既不能僅靠市場力量自身驅動,也不能簡單依靠行政命令,需要貫徹普惠金融理念,綜合運用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調節等多種方式,構建一套符合商業邏輯、可持續的利益機制,推動形成各方積極參與的良好生態。北交所將重點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發揮行業機構的帶頭作用,推動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等樹立金融報國情懷,加強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關注力度、服務力度和投資力度。二是發揮北交所的樞紐功能和平臺作用,主動加強與產業、司法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政策協同,引導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中小企業、初創企業聚集,向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早期延伸。
隋強表示,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北交所已經站在新階段的新起點。北交所將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加快推進高質量建設北交所各項工作,積極探索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有效路徑,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貢獻力量。
截至目前,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95家,聚集了一批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超四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每家融資2億元,總融資額400億元左右,體現了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普惠金融的理念,高效促進了中小企業創新資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