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數據折射經濟恢復步伐加快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高頻數據和先行指標,折射出經濟恢復步伐加快態勢。專家認為,在“政策+活力”雙輪驅動下,經濟有望進一步改善。為鞏固經濟回升態勢,擴內需、促消費等一系列穩增長舉措有望再加力。
積極因素增多
從9月份高頻數據來看,當前經濟回暖的積極因素增多。
生產端方面,工業生產景氣度改善。“開工率高頻指標顯示,9月汽車輪胎半鋼胎和全鋼胎、高爐,以及甲醇、滌綸長絲等開工率均較上月回升。”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內外需邊際好轉、企業庫存回補意愿上升,帶動制造業生產繼續恢復。
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將支撐采礦業生產。“預計9月工業生產環比繼續加快,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數升高,預計同比增速小幅回升到4.7%左右。”溫彬說。
消費端方面,作為消費“四大金剛”之一,汽車消費表現亮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285.8萬輛,環比均增長10.7%,同比分別增長6.6%、9.5%。
三季度汽車產業景氣指數為60,行業處于正常區間運行。其中,先行合成指數上升0.1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三季度汽車產業運行狀態良好,未來會保持持續向好態勢。
“9月以來,各地不斷出臺促消費政策、組織開展各類促消費重點活動,推動消費市場持續恢復向好。”溫彬說,考慮到去年同期基數,預計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望回升至5.5%左右。
投資端方面,西部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邊泉水表示,9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回升,水泥價格有所企穩;同時,地方債發行節奏加快,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加大。“預計9月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增速繼續回升,前9個月累計同比增長3.1%。”他說。
動能持續增強
從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來看,經濟恢復動能持續增強。
PMI率先釋放經濟持續向好信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8月上升0.5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連續4個月回升。
“9月制造業PMI繼續回升,已高于榮枯線,表明經濟回升力量進一步增強,回升態勢更為明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物流行業相關指標也反映出經濟活力增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9月,物流業景氣指數、電商物流指數實現雙升。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9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06.1,同比提升15%。其中,發展趨勢指數為67.1。國家郵政局預計,隨著“雙11”“雙12”臨近,四季度快遞行業進入業務旺季,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中小企業發展信心提升。中國中小企業協會10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9.2,比上季度上升0.2點,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分項指數方面,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綜合經營指數、市場指數和投入指數止跌回升,分別上升0.5、0.2、0.3和0.4點。
“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提信心、防風險政策組合拳的效果不斷顯現,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得到有力提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服務消費維持高景氣、刺激政策發力顯效,有望共同支撐四季度社零增速穩中有升,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平穩,低基數效應決定四季度出口同比回升。
政策有望再加力
為鞏固經濟回升勢頭,專家認為,穩增長政策有望再加力。
在伍超明看來,當前仍處于政策調整窗口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有望協同發力。“貨幣政策方面,不排除再次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實體信貸需求有望溫和修復。財政政策方面,預計政府債券加快發行使用將對支出端形成支撐。”他說。
“四季度穩增長政策將持續發力顯效,不排除央行進一步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的可能。”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
從已披露的四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來看,財政政策正在加力。新增專項債發行計劃大多集中在10月。此外,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接近尾聲,不少地方已提前謀劃儲備明年專項債項目。
促消費政策也有望加碼。商務部表示,四季度將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更好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所助理研究員姜照建議,加快促消費政策的落地實施,持續推進居民收入能力提升,進一步豐富消費供給和優化消費環境,從而激發消費潛力。
張立群認為,應進一步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多措并舉助推房地產銷售回暖,進而帶動房地產投資逐步觸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