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風頻吹 并購重組迎來機遇期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來已有111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重組事件公告,遠超過去年同期80家水平。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建立完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綠色通道”,民營企業并購重組也有望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市場人士預期,在更加包容創新的機制下,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將迎來機遇期。
市場活躍度提升
今年以來,并購重組市場保持活躍。產業并購占據主流,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鏈、補鏈下的產業整合并購日漸增多,這有利于促進上市公司通過重組工具優化產業鏈一體化水平,培育先進產能,推動科技、產業與資本高水平循環。”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結合近期市場來看,央國企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市場中表現活躍。如,12月25日,中直股份重大資產重組獲上交所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無條件審議通過。12月7日,鹽田港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關于同意鹽田港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注冊的批復。
“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理念,完善和重構了并購重組的各層級制度體系,包括精簡優化發行條件、細化操作規則、增加制度包容性等,提高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自主性和便利度。”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年度報告(2023)》分析稱。
審核效率提高
對于發股類重組,不少案例的交易平均審核用時已經縮短至40天左右,審核效率大大提升。一個典型案例是,全面注冊制以后首單“小額快速”重組項目長齡液壓,上交所審核用時僅28天。有券商并購人士認為,明確快速審核機制適用標準,對于符合條件的重組申請,可以減少問詢輪次和問詢數量,優化審核內容。
為進一步提高重組市場效率,證監會2月17日發布實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完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制度正是其中一項主要內容。改革后,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取消,滬深交易所自2月20日起接收主板在審企業并購重組申請,相關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簡化,并購重組審核效率進一步提高。
支持上市公司通過重組提質增效、做優做強,證監會10月27日發布《關于修改〈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6號——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決定》,延長發股類重組項目財務資料有效期,促進上市公司降低重組成本,加快重組進程。
政策支持料加力
為進一步激發并購重組市場活力,深化并購重組改革的政策有望加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建立完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綠色通道”,優化“小額快速”審核機制,落實好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政策。未來,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活力將進一步釋放。“在新興科技、產業轉型等領域,加大政策支持,將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說。
民營企業并購重組將迎來機遇期。央行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提到,支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并購重組。
此外,相關部門對上市公司并購行為的“一線監管”職責將進一步強化。“持續打造規范、高效、市場化的并購重組市場,需要監管層面、中介機構、上市公司共同努力。”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