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觀察:海外市場逐步回暖 中國“好禮”禮遇世界
中新社廣州4月26日電 題:廣交會觀察:海外市場逐步回暖 中國“好禮”禮遇世界
中新社記者 蔡敏婕
伴隨禮品市場消費不斷升級,禮物經濟行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時期。實用性強且美觀大方的中國“好禮”成為不少海外采購商的選擇。
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二期正在廣州舉行。截至4月26日17時,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線下到會189233人,到會人數比上屆同期增長21.8%。
走進本屆廣交會禮品類展區,數萬種展品令人眼前一亮。從日常餐具到節日用品,琳瑯滿目的中國“好禮”瞬間抓住采購商眼球,綻放華彩的中國禮品產業在廣交會上盛情“禮”遇世界。
用作裝飾的仿古鐵木掛鐘、色彩艷麗的彩繪餅干罐、隨風搖曳的風鈴掛件......走進德藝文化創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如同進入一個“秘密花園”,各類家居工藝裝飾品令人目不暇接。
“我們結合春夏季新品的特點,打造花園式場景布置,從桌上的布藝桌布、玻璃擺件、雕塑再到盆栽綠植,展品融為一體。”該公司總經理歐陽軍介紹,該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地區,設計團隊除了立足傳統文化外,也會根據市場流行元素進行設計,“希望借助廣交會,助力文創產品‘出海’”。
一只戴著魔法帽的“黑貓”坐在“南瓜”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待“黑夜”降臨,“黑貓”的笑容隨著燈光變化……在廣州全優能氣模有限公司的展位,萬圣節氛圍十足,成為傳遞節日氣息的使者。
“我們的產品算是一道別致的風景線,產品展現出不同節日的氣氛,這讓來到我們展位的采購商大呼精彩。”該展位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在設計技術上不斷創新突破,在包裝材料上,公司也采用了可降解、可回收的材料,符合海內外市場的減塑要求,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節日用品是人們在特殊日子里的情感需求,只有高品質的產品才能讓采購商放心與滿意”。
“我們公司已經有26年的歷史,產品種類比較齊全,而且質量和售后服務有保障,受到歐洲市場的青睞。”王娟負責沈陽瀚圓工藝品有限公司的樣品開發,她表示,受到大環境影響,近年來采購商普遍對價格敏感,對此,他們著重推出用天然材料結合仿真材料制作的產品,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性價比迎合需求。
王娟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經”。她表示,出口產品要重視創新,在產品設計和功能上都要花心思,避免同質化。
“此次采購商比上一屆多,我們都有點驚訝。”美盛隆制罐(惠州)有限公司的展位負責人邊整理著手中的名片邊笑著說。展位上,色彩繽紛、設計有趣、種類豐富的月餅罐、餅干罐、糖果罐、手挽罐、禮品罐等各類馬口鐵罐讓人目不暇接。
作為大型雜罐生產企業,美盛隆通過自主研發的自動生產技術,讓這些金屬罐把美好祝福“送”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是一名已有50多屆參展經驗的“老廣交”。“海外禮品市場逐步回暖,我們期待通過廣交會這一平臺,與更多海內外采購商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中國傳統工藝禮品走向世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