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連線:美聯儲降息 國內或迎貨幣政策發力“窗口期”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閆雨昕、高暢)隨著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8日宣布降息50個基點,市場對于我國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頗為關注。9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保持不變,1年期LPR仍為3.35%,5年期以上LPR為3.85%。
今年以來,我國貸款利率連創歷史新低,作為個人房貸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定價參考基準的5年期LPR分別于2月、7月下調0.25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1年期LPR在7月下調0.1個百分點。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美聯儲降息落地后,國內或迎宏觀政策“窗口期”,可能通過下調LPR、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為市場釋放更多流動性。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整體而言,美聯儲降息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是積極正面的。如果美國進入降息周期,我國貨幣政策外部約束減少,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和力度將增大。但市場對利率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不可抱有過高期待。
他認為,綜合考慮內部需要和外部變化,年內人民銀行將可能實施全面降準0.25-0.50個百分點,降低政策利率10-15個基點,推動LPR同步下行,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美聯儲的降息動作對于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都會形成較大的影響。對中國央行來說,則有了更大的政策空間,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如果存款準備金率能夠下調1個百分點,或能釋放上萬億新增流動性,這有利于樓市和股市回升,同時有利于經濟復蘇。”楊德龍說。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加大調控力度,著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舉措。持續增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產業升級,支持總供給和總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
楊德龍認為,“增量政策措施”在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確立了一輪寬松周期之后,確定性就更加強,可能不需要等太久,就可以看到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會有較大的行動,更好地支持經濟復蘇,提振增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