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南通正著力打造長三角北翼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南通正著力打造長三角北翼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為更高質量邁向下一個萬億,南通將繼續錨定產創前沿全力開拓藍海,發揮區位優勢持續深耕沿海,融入國家戰略積極策應上海,進一步做大總量、調優結構、提升能級。”10月24日,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在2024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
張彤介紹,南通向“新”而行、提“質”升級,正著力打造上市公司投資布局的優選地。南通是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靠制造業起家,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期待攜手上市公司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共同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現代工業名城。
“南通積極推動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張彤介紹,目前南通船舶和海工產業規模分別占全國的1/10、1/4,全球最大2.4萬標箱集裝箱船、全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等大國重器從這里走向世界。南通正加快補齊建強關鍵配套設備、核心零部件、基礎材料鏈條,促進研發設計、集成總裝、檢驗認證、融資租賃等船海專業服務與生產制造協同發展。
張彤表示,目前南通高端紡織產業規模超2100億元,家紡市場年成交額超2400億元,供應全球60%的家紡用品,正加快向紡織纖維新材料、產業用紡織品、高端面料、綠色智能織造、設計研發等領域拓展,期待一批技術含量高的印染及后整理等配套企業落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2100億元,在集成電路封測、光纖通信、電子元器件等領域領跑全國,正加快集聚芯片設計軟件、關鍵材料、裝備設備、終端產品等上下游產業鏈項目。
在新材料領域,張彤介紹,南通新材料產業規模已超2100億元,恒力、桐昆等龍頭企業紛紛布局。今年9月26日,南通800億級中石油藍海新材料項目開工,將極大促進化工、化纖、橡膠、建材等行業發展,期待更多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配套加速跟進。
張彤介紹,南通新能源領域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600萬千瓦、位列江蘇首位;LNG年接卸量達800萬噸、占江蘇70%;綠電資源豐富,正布局建設一批(近)零碳園區,積極招引具有國際認可度的綠證服務機構、引領前沿的ESG服務機構,滿足企業對綠電供給、碳足跡認證的增長需求。高端裝備領域高檔數控機床、滾動傳動部件等產品國內領先,正加快引培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儀器儀表、專業化成套設備等關鍵零部件企業。
“南通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張彤介紹,中共江蘇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明確支持南通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南通正加快構建由綠色新材料、海洋新能源、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4大先進制造業,海洋漁業、海洋服務業2大支撐產業,以及若干個海洋未來產業組成的“4+2+X”產業體系,一體推進海洋產業特色園區、海洋創新平臺、海洋優質企業培育,高水平打造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在未來產業方面,南通各板塊揭榜領題,圍繞未來空天、海洋、能源、材料、通信、健康等6大方向,一地一策、一產一策搶占低空經濟、氫能和新型儲能、深遠海裝備、合成生物等細分賽道,期待與上市公司、投資機構聯合開展創新型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應用場景開拓、股權基金組建。”張彤表示。
張彤稱,南通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正系統謀劃萬事好通4.0版,不斷升級“惠企通”平臺,推動政策直達、訴求直報、政企直通。構建綜合集成監管體系,加快實現從多頭檢查向高效集成、從單向規制向政企互動、從簡單履職向增值服務轉變,打造“有感服務、無感監管”新模式。南通建立企業上市月度聯席會議機制,搭建上市“好通”一站式服務平臺,深度對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緊盯瞪羚企業、獨角獸培育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以及PE、VC投資企業等,持續壯大后備梯隊,定制成長方案,強化資本賦能、資源鏈接、白名單保護,不斷做大資本市場南通板塊。